他是阎锡山的能臣干将,被蒋介石看重,直接从地方调到统帅部
虽然,蒋介石用人唯亲,但是,如果你有真正的才能,被他看重,依然可以提拔使用。比如抗战时期统帅部军训部长白崇禧,就是因为军事才能出众,一直在国民政府担任高官。要知道,白崇禧是桂系将领,与李宗仁穿一条裤子的,可是蒋介石的死敌,但蒋介石依然重用他。
其实,除了白崇禧以外,在蒋介石军事集团中,还有一位将领,他原本是晋绥军阎锡山的能臣干将,但是被蒋介石看重,也是直接从地方调到统帅部任职。
这位晋绥军将领就是“徐永昌”,可能大家听到这个名字感觉有点陌生。但他却是抗战时期蒋介石统帅部四巨头之一。

徐永昌,山西崞县(今山西原平)人,自幼父母双亡,靠吃百家饭长大。然而在1900年他的命运发生改变,当时,八国联军打入紫禁城,慈禧西逃,慈禧随身部队下面有一位名叫徐椿龄老先生,由于年纪大了,生活上需要人照顾。就在这机缘巧合下,被徐永昌赶上了这样的好事。
可能是因为徐永昌自幼父母双亡,刚好他照顾的这位老人也姓徐,徐永昌把他当作父亲一样照顾他,端茶,倒水,洗衣,搓背。时间一长,徐椿龄觉得眼前这位小伙子还不错,懂孝道,为人也勤快。徐椿龄就向别人打听了一下徐永昌,才得知他是孤儿。由于徐椿龄无儿无女,就想把徐永昌留在身边照顾他。就问永昌:“你愿意跟我走吗?”永昌回答:“愿意”。从此,徐永昌就开始了他的传奇人生。
在辛亥革命爆发后,当全国各地都纷纷起义,这些山西的阎锡山也在太原响应武昌起义。受到清廷的镇压,而此时的徐永昌还是清廷新兵营的哨长,因不愿与家乡人交战,就找个理由留在了京城。不过后来我们都知道,袁世凯取代了清王朝,建立民国,在全国各地也新建了不少军校。而徐永昌就在这是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陆军大学第四期学习,也为他,在后来的军事生涯添加丰富多彩的一笔。

从军校毕业后,徐永昌与好友孙岳一同加入了直系军阀吴佩孚麾下。不过在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后,直系大败,曹锟被软禁。本想在直系一显身手的徐永昌,如同给他当头一棒,心灰意冷的他离开了。回到离别多年的老家山西。
当时山西是阎锡山的地盘,而且徐永昌也很仰慕老阎,因为山西在老阎的治理下成为全国有名的“模范省”。加上晋绥军中有一大批将领都是山西人,而且徐永昌与周玳、孙楚等人又是旧好。都知道,徐永昌是一位很有才华的人,就极力推荐给阎锡山。就这样徐永昌投靠了晋绥军,其实像这样的现象一点也不为过,要知道,民国时期大多数都是各省的将领都是投靠自己家乡的军阀,如张作霖的奉军集团将领都是东北三省的人,还有桂军都是一样,还有其它各省军阀也是一个样。
加入阎锡山集团的徐永昌军事才干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老阎对他也很认可,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很感佩徐永昌的军事才能,特电约徐永昌到井陉晤,委之以东路指挥大权,第三军仍以客军待遇》。而徐永昌对阎锡山也十分忠心,因为后来,徐永昌在晋军中地位一点点提高,就有人在阎锡山身边打小报告,说这个徐永昌不忠心,想取代你成为第二个山西王。而且南京的老蒋,还特意邀请他吃饭,不知道合谋什么?(其实蒋介石是问徐永昌,是定都北京好?还是南京好?根本不是密谋反阎)。
后来当徐永昌得知,有人在阎锡山面前告到谋反时,徐永昌为表忠心,做出一个惊人决定,主动放弃手中军权,只担任文职。用这一招解除他与阎锡山之间的误会,确实有点千古名将的风范。要知道,历史上有多少名将,不愿意放弃手中权利而丧命。徐永昌能做到这一点,却是难得。没有了兵权的徐永昌,阎锡山对他也是很器重,“说”永昌是我身边的能臣干将,你们谁也比不了他。

包括后来,中原大战阎锡山败了,被迫下野,离开了山西。其实这个时候徐永昌都是有机会取代老阎的,但是徐永昌没有这样做。而是替阎锡山守好老家,就凭这一点,徐永昌当时还得到了蒋介石的欣赏。“说”徐永昌是一位忠将,并且有很有才干。这也是为何后来在抗战时期,徐永昌直接从地方被蒋介石调往统帅部担任军令部部长原因之一。忠心,又有才干,试问,这样的人,哪个统治者不喜欢。
在九一八事变后,徐永昌即进一步为阎锡山之复出而努力。这回问题的症结在蒋介石哪里,因此,徐永昌把着眼点放在了南京方面,仍然通过魏道明、郑毓秀的关系,打通关节,帮助阎锡山复出。同年2月27日,阎锡山就任太原绥靖公署主任,终于重掌晋绥军政。
在七七事变后,蒋介石把徐永昌调到统帅部任命为军令部部长,与军政部长何应钦、军训部长白崇禧、政治部长陈诚并称为军委会四大巨头。
1945年徐永昌又被任命代表蒋介石于密苏里号军舰上接受日本投降,可见老蒋对他的看重。
抗战时期,115师四虎将罕见合影,除林总外,另外三位都是谁
1937年,卢沟桥事件爆发后,由此揭开了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也就是在这个特殊时期,中华大地上所有的武装力量都统一起来,共同对抗侵略者日寇。不管是之前的各地军阀,还是被蒋介石视为大敌的红军都纷纷表示愿意接受蒋介石的统一调配与改编。也就是在这历史背景下,红军被改编成八路军,在此之前的红军主力部队改编成115师。诺哈网2023-05-29 05:16:030000红军三大总指挥都是谁?他们又是什么军衔
#头条创作挑战赛#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队伍主要分为红一方面军,根据地是在江西瑞金。红二方面军是在长征途中,由红二军团与红六军团,以及其他部队合并而成的。红四方面军,是由黄麻起义部队发展过来的,根据地是在鄂豫皖交界处,川陕交界处。诺哈网2023-05-27 01:23:180000抗战时期的拼命三郎,解放时期的拼命三郎,分别指哪两位国共将领
拼命三郎是梁山好汉石秀的绰号。比喻打仗勇敢不怕死或干事竭尽全力的人。通俗的说就是形容某个人做事非常认真刻苦,不怕劳累。然而,在近代史上也有两位将领拥有拼命三郎的称号。不过这两位将领并不是一个阵营的。可能了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近代史上中华大地上出现了两个政权,一个是蒋介石领导的国军,还有一个则是由毛爷爷领导的我军(当时蒋介石称之为共军)。诺哈网2023-06-01 07:46:560002这三将领都是彭老总的参谋,可惜都牺牲在战场上了,他们都是谁
讲到开国元帅之一的彭老总,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是我党在革命战争年代杰出的军事家,战术家,以勇猛无敌而著称,善打硬仗,恶仗,故而毛爷爷称赞他;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这是在红军长征时期,彭老总任红三军团军团长时,多次掩护主力安全撤退,化险为夷,毛爷爷特意写下来,称赞他的勇猛。诺哈网2023-05-29 22:42:290000为啥?白崇禧助李宗仁竞选成功,而自己弄丢了国防部长一职
1949年蒋介石顺利当选民国总统,除此之外,还有六位候选人竞选副总统职务,他们分别是孙科,李宗仁,程潜,于右任,莫德惠,徐傅霖等五人。在这六人中,当属孙科与李宗仁实力最强,孙科背后有蒋介石支持,而李宗仁的势力也不弱,背后有桂系势力支持。可以说这两位,在当时是旗鼓相当,难分上下。不过,蒋介石是希望李宗仁主动放弃竞选机会,并且明确表态,说就算你参加,也选不上诺哈网2023-05-31 21:40:3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