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全国各地军阀都有出兵支持抗战,唯独后两位一兵不出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军的入侵战争全面打响,而蒋介石此时也表出自己的态度,抗战到底,不做亡国奴。同时蒋介石还发出告全国同胞书,表明自己抗日的决心。这一举动,得到了当时全国各地的军阀支持。虽说,他们之前为了争夺地盘,互相勾心斗角,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
但是,面对侵略者,全国各地军阀均可上下一心,同仇敌忾。包括北洋时期的军阀们也拒绝,日本人的邀请,宁愿牺牲生命也不和敌人合作。如吴佩孚,段祺瑞,曹锟等北洋大军阀们,都拒绝与日本人合作。可以看出,中国人在面对侵略者时,还是比较团结的。

像四川军阀刘湘,一直盘踞川中不愿意出川,包括蒋介石之前邀请他到南京为官,他都拒绝了。包括,也不同意蒋介石入川,因为刘湘知道,请佛容易,送佛难。但是在抗战全面爆发后,刘湘第一个站出来,表示愿意支持抗战事业,出钱,出兵。这让蒋介石感觉到很意外,同时也很激动,立刻在报纸上发表,“标题为”刘甫澄深明大义,当是众人的表率。此报纸一出,在全国各地军阀之间影响还是很大的。
包括与蒋介石一直是死对头的桂系军阀李宗仁与白崇禧,也表示愿意听从蒋介石的支配与调遣,为抗战事业做贡献。后来我们都知道,桂军李,白二人,在抗战时期一个担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一位在统帅部任职,都为抗战事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不仅是这两家军阀,还有湘军唐生智也表示愿意支持抗战事业。要知道在抗战没有爆发之前,他与李宗仁白崇禧一样,多次起兵,但是每次都以失败而结束。还有,滇军的龙云,在这之前,也是死活不让国军入滇,生怕蒋介石趁火打劫。把他赶出滇地,同时向蒋介石表示,只要国军不入滇要钱给钱,要兵给兵。但是在抗战爆发后,龙云组织滇军出滇抗日,并且让自己的得力干将卢汉亲自带队,出云南走向抗日前线。同时在后方的龙云,也积极投入抗战事业,组织民众修建滇缅公路,保证了国际援华路线,也为抗战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

还有阎锡山的晋军,在这之前,也是与蒋介石打打合合。但是在抗战爆发后,阎锡山担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负责华北战事,有效了在北方挡住敌人南下的企图。而且晋军在抗战的表现也是很出色的,包括川军,桂军,滇军在不同的战场,不同的时期有效地支持了抗战事业。
然而张学良的东北军,冯玉祥的西北军,这两家军阀都被蒋介石收编了,不过他们也投入了抗战事业,像西北军还出了不少抗日英雄,张自忠,赵登禹,佟麟阁抗战英雄都是从西北军中走出来的。

可以说,在八年抗战时期,全国各地军阀都有出兵支持了抗战事业。但是,也有两家军阀一兵不出他们,也是唯独的两家在抗战爆发时期,不出兵支持抗战事业。
第一位是与刘湘齐名的西康王刘文辉,西康省东靠四川,南靠云南、西靠西藏,北靠青海,不过现在取消了。在抗战时期,刘文辉的西康省成为一个独立的小王国,在抗战时不出一兵一卒支持抗战事业。包括蒋介石想派特务打进西康省,都以失败而告终。但是他表面是服从蒋介石的,但是,管不了西康省境内的事,也调不动一兵一卒,就像古代的藩王一样。

第二位是新疆王盛世才,他不出兵情有可原,他的位置地处偏远,加上当时交通不便,再说盛世才的部队战斗力也不是很强,装备落后,大多战士都是使用冷兵器,以骑兵为主。根本不适合热兵器作战,装备差,作战能力差,蒋介石也不邀请他为抗战事业做贡献。除了刘文辉,盛世才没有出兵外,全国各地军阀都出兵支持抗战事业,他们也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很大贡献。只有团结,才能战胜一切敌人。
都知道,兵团政委罗瑞卿是大将,其实还有一位也是大将,他是谁
可能大家都知道,在解放战场上,担任兵团司令员的将领,在建国后的1955年,基本上都是上将军衔。只有三位兵团司令,在战绩,资历方面比较突出,故此被授予了大将军衔。他们分别是第二兵团司令员许光达,第四兵团司令员陈赓,第12兵团司令员萧劲光将军,是被授予了大将军衔。为何他们三人可以授予大将军衔呢?许光达是红二方面军的代表人物,陈赓则是军功卓越,萧劲光是海军司令员,加上立下的战功,因此也被授予了大将军衔。诺哈网2023-05-28 14:12:490000抗击敌寇,保家卫国的川军八大名将,都是谁?
在八年抗战时期,有一支这样的部队,他们脚穿草鞋,身穿单衣,背后背个斗笠,武器装备也十分简陋,又缺粮,又缺弹,全靠其他部队救济,因此,他们被称之为叫花子部队。然而,也就是这个,看起来其貌不扬的叫花子部队。在八年抗战时期,面对日寇,却打出了军人本色,历经了数次大型会战,抗击敌寇,保家卫国,给予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成为人人敬仰的铁血之师。这支让后人敬仰的叫花子部队,就是民国时期大名鼎鼎的川军。诺哈网2023-05-27 05:39:2800001985年,人民军队改编成的24个集团军,都是谁任集团军军长
在1950年,取得解放战争全面胜利后,到1985年,前后35年的时间里,人民军队经过长时间的裁减整编,到了1985年,只有24个军的番号成功保留。同时,保留下来的24个军,在1985年全部改编成集团军。不再是一个军的编制,而是集团军的编制。那么你们知道吗?1985年,人民军队改编的24个集团军,在当时,都是谁任集团军军长。诺哈网2023-05-28 15:51:1600001955年之后,哪六个军区的司令员,连续四任都是由名将担任
在建国后的1955年,之前的六大军区被拆散成12个军区,1956年又增加了一个福州军区。这样一来,全国共有13个大军区,每一个军区的司令员,都是身经百战的名将担任。要知道,在建国后成立的十三大军区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一方治安,戍边卫国,保境安民。作为一个军区的司令员,自然都是专业的武将担任。那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在这13个军区中,其中有6个大军区,连续四任军区司令员,都是由开国名将担任。诺哈网2023-05-28 22:41:100000黄埔军校林总排第一,那么保定军校与云南讲武堂,谁有资格排第一
民国史上三大军校分别为黄埔军校,保定军校,云南讲武堂,这三所学校都为近代史上输送了无数军事人才。尤其是黄埔军校为国共双方培养了大量的军事将领,蒋介石集团有王耀武,关麟征,胡宗南,宋希濂,胡琏等一批能征善战之将。我方也有陈赓大将,徐向前元帅,还有被誉为黄埔第一名将之称的林总,以及在革命战争年代牺牲的伍中豪,许继慎,黄公略,段德昌等一批优秀战将都是从黄埔军校毕业的。诺哈网2023-06-01 18:20:5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