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国军二级上将,八十万大军统帅,为何落魄成了教书匠
刘峙,相信了解民国历史的朋友应该都了解他,他是蒋介石军阀集团中著名的高级将领,官至国军二级上将,还在黄埔军校任过战术教官,可见是有一定的能力的。
没错,在北伐时期,刘峙确实是因为能征善战之将,在这期间,也立下了不少战功,因此被蒋介石称之为福将,战场上的有福之人,怎么打都赢。
这还只是刘峙军事生涯刚刚开端,在中原大战时,以及军阀混战中。刘峙骁勇善战,可以说是屡立战功,很得蒋介石器重,更主要是,自从中原大战开始刘峙就没有打过一场败仗。被称之为战场上的救火队长,因此也称他为常胜将军。

1932年6月,刘峙担任中路军副司令官(司令官为蒋介石),“围剿”鄂豫皖根据地,迫使红四方面军不得不放弃经营多年的根据地。蒋介石得知后很高兴,将当地的一座县城以刘峙(字经扶)的名字来命名,改为经扶县。这种荣誉在国军中恐怕刘峙是第一人吧,而且,刘峙还是蒋介石的五虎上将之首。
到此为止,刘峙在军事生涯上可以说是辉煌无比,国军中没有哪位将领在那个时候可以与他攀比。假设,刘峙在这个时候因病逝世,那么,蒋介石肯定会痛声大哭,后人,肯定会把刘峙称之为蒋介石集团第一名将。

但历史没有假设,在后来的抗战时期以及解放战争,这位昔日战功赫赫的名将刘峙,却被划到无能将军一面,还获得长腿将军,猪将军等耻辱的称号。
不过蒋介石还是很重用他,在著名的淮海战役,蒋介石让他担任徐州剿匪总司令。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蒋介石这是无人可用,本来他希望白崇禧担任,但是被这位小诸葛给拒绝了,于是落到了刘峙头上。不过蒋介石也不放心,毕竟淮海战役是一场重要的战役,蒋介石为此投入了80万大军,如果失败了,后果不堪设想。于是,又让杜聿明担任此次前线主任,刘峙只是挂个名而已。
虽说是挂名,但名义上他也是八十万大军的统帅,当时杜聿明凡事还是要与他商量的,不过刘峙也没有什么意见,太多都是杜聿明说了算。不过,后来淮海战役的结局大家看不见都知道,杜聿明被俘,徐州失守,80万大军全军覆没,蒋介石气的病倒了。刘峙怕蒋介石责罚,就带着一家老小逃往香港,开始他的漂泊生活。可能,此时刘峙自己也不会想到,堂堂的国军二级上将,如今沦为丧家之犬。

这还没完呢!如果,刘峙能够在香港安生,那样的话结局还算不错的,加上身上有钱,生活基本上可以得到保障。但是,在那个动乱的时代,社会治安不保障,作为一个外来的人,刘峙遭到当地流氓,小混混的抢劫。让他的生活是雪上加霜,于是又逃离了香港,来到了新加坡。
在这里的日子也不好过,刘峙又遭到了抢劫,被一伙强盗给洗劫了,还好刘峙提前做好了准备,将财产分成了两份,劫匪只拿走了一部分,不然的话,刘峙一家大小,恐怕只能在新加坡乞讨度日了。

这次,入室抢劫给刘峙一家人吓得惊魂未定,为了家人的安全。刘峙一家老小又离开了新加坡来到印尼。这个地方比较安定,人民友善,但是,此时的刘峙身上所带的钱才花的差不多了。为了在印尼能够生存下去,刘峙找了一份教书工作,维持一家人的开支。
可能谁也不会想到,昔日的国军二级上将,八十万大军统帅,最后落魄成了教书匠。不过后来,在他以前的同僚活动下,蒋介石允许他回台湾。给他安排了一个文职,从此,不用再过这种漂泊的生活了。直1971年1月15日刘峙走完了,他既辉煌,同时又耻辱的一生,终年79岁。
上将三杨同框合影,站在C位的职位最高,成就最大
#头条创作挑战赛#这张珍贵历史老照片,是著名的上将三杨,在建国后留下的同框合影照。可能大家都知道,上将三杨都是革命战争年代,人民军队中的出色指挥员,勇猛之将。诺哈网2023-05-26 18:51:150000这四位开国将帅,拥有全能之将的美称,他们是谁?
在革命战争年代,人民队伍中出现了许多军政皆能的将军。这个很好理解,因为他们都经历了20多年的实战洗礼,不管是专业的军事将领,还是政工工作者,个个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在这样环境下走出来的将军,自然,实战经验丰富,同时军政一肩挑。诺哈网2023-05-26 09:12:120000民国第一说客,蒋介石得力助手,上海解放前让汤恩伯亲自接他赴台
在上海解放之前,蒋介石让汤恩伯把银行的黄金全部装全运到台湾去了,与此同时,蒋介石特意下令,务必让汤恩伯亲自接蒋伯诚全家一起赴台。那么,这位蒋伯诚是何时人也,能够让汤恩伯亲自接他赴台。蒋伯诚,浙江诸暨浬浦镇人,毕业于苏州武备学堂,后来到保定军官学校任教官。请注意了,能够在保定军校任教官,足以说明蒋伯诚在国军中资历比陈诚,白崇禧,顾祝同都要老,因为这几位都是保定军校的学生。诺哈网2023-06-01 21:55:510000公认打仗最厉害的十位开国中将,都是属于人民军队中的铁血战将
在开国中将里头,出了不少打仗比较勇猛的将军。虽然,这些将军们,没有接受过良好的军事教育,包括文化功底也不是很深厚。但是,他们都是在血雨腥风中历练出来的,是经过20多年的实战洗礼,磨练出来的。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将领,自然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要比那些没有上过战场,是名校毕业的将军强百倍。要知道,军事理论知识丰富,不代表会打仗,而实战经验丰富,那一定是铁血战将。诺哈网2023-05-26 17:54:170000曾经顶半边天的粤军,为何只是昙花一现
民国时期的粤军,是指广东的地方部队,它是中山先生在推翻清朝道路上的忠实支持者。可以这样说,在中山先生没有建立黄埔军校之前,发动的起义都是仰仗广东的粤军。曾经粤军总司令陈炯明是跟随中山先生一起闹革命的。只是后来两人由于产生了分歧,最后导致陈炯明叛变革命,率领一部分的粤军炮轰总统府,中山先生在叶挺,薛岳,张发奎等人的掩护下,逃到永丰舰避难。诺哈网2023-05-31 21:35:4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