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国军二级上将,八十万大军统帅,为何落魄成了教书匠
刘峙,相信了解民国历史的朋友应该都了解他,他是蒋介石军阀集团中著名的高级将领,官至国军二级上将,还在黄埔军校任过战术教官,可见是有一定的能力的。
没错,在北伐时期,刘峙确实是因为能征善战之将,在这期间,也立下了不少战功,因此被蒋介石称之为福将,战场上的有福之人,怎么打都赢。
这还只是刘峙军事生涯刚刚开端,在中原大战时,以及军阀混战中。刘峙骁勇善战,可以说是屡立战功,很得蒋介石器重,更主要是,自从中原大战开始刘峙就没有打过一场败仗。被称之为战场上的救火队长,因此也称他为常胜将军。

1932年6月,刘峙担任中路军副司令官(司令官为蒋介石),“围剿”鄂豫皖根据地,迫使红四方面军不得不放弃经营多年的根据地。蒋介石得知后很高兴,将当地的一座县城以刘峙(字经扶)的名字来命名,改为经扶县。这种荣誉在国军中恐怕刘峙是第一人吧,而且,刘峙还是蒋介石的五虎上将之首。
到此为止,刘峙在军事生涯上可以说是辉煌无比,国军中没有哪位将领在那个时候可以与他攀比。假设,刘峙在这个时候因病逝世,那么,蒋介石肯定会痛声大哭,后人,肯定会把刘峙称之为蒋介石集团第一名将。

但历史没有假设,在后来的抗战时期以及解放战争,这位昔日战功赫赫的名将刘峙,却被划到无能将军一面,还获得长腿将军,猪将军等耻辱的称号。
不过蒋介石还是很重用他,在著名的淮海战役,蒋介石让他担任徐州剿匪总司令。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蒋介石这是无人可用,本来他希望白崇禧担任,但是被这位小诸葛给拒绝了,于是落到了刘峙头上。不过蒋介石也不放心,毕竟淮海战役是一场重要的战役,蒋介石为此投入了80万大军,如果失败了,后果不堪设想。于是,又让杜聿明担任此次前线主任,刘峙只是挂个名而已。
虽说是挂名,但名义上他也是八十万大军的统帅,当时杜聿明凡事还是要与他商量的,不过刘峙也没有什么意见,太多都是杜聿明说了算。不过,后来淮海战役的结局大家看不见都知道,杜聿明被俘,徐州失守,80万大军全军覆没,蒋介石气的病倒了。刘峙怕蒋介石责罚,就带着一家老小逃往香港,开始他的漂泊生活。可能,此时刘峙自己也不会想到,堂堂的国军二级上将,如今沦为丧家之犬。

这还没完呢!如果,刘峙能够在香港安生,那样的话结局还算不错的,加上身上有钱,生活基本上可以得到保障。但是,在那个动乱的时代,社会治安不保障,作为一个外来的人,刘峙遭到当地流氓,小混混的抢劫。让他的生活是雪上加霜,于是又逃离了香港,来到了新加坡。
在这里的日子也不好过,刘峙又遭到了抢劫,被一伙强盗给洗劫了,还好刘峙提前做好了准备,将财产分成了两份,劫匪只拿走了一部分,不然的话,刘峙一家大小,恐怕只能在新加坡乞讨度日了。

这次,入室抢劫给刘峙一家人吓得惊魂未定,为了家人的安全。刘峙一家老小又离开了新加坡来到印尼。这个地方比较安定,人民友善,但是,此时的刘峙身上所带的钱才花的差不多了。为了在印尼能够生存下去,刘峙找了一份教书工作,维持一家人的开支。
可能谁也不会想到,昔日的国军二级上将,八十万大军统帅,最后落魄成了教书匠。不过后来,在他以前的同僚活动下,蒋介石允许他回台湾。给他安排了一个文职,从此,不用再过这种漂泊的生活了。直1971年1月15日刘峙走完了,他既辉煌,同时又耻辱的一生,终年79岁。
陈老总帐下十大名将,都是谁?他们又是什么军衔
#头条创作挑战赛#十大元帅之一的陈老总,也是革命战争年代,一位军政兼优的统帅。同时,陈老总还是人民军队的创建者之一,在革命战争年代的不同时期,他都担任很重要的职位。比如:南昌起义部队与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会师后,便整编成红四军。诺哈网2023-05-26 22:23:020000第二兵团四巨头,分别是大将,中将与少将,为何就是政委没有军衔
第二兵团是在1949年6月成立的,下辖三个军分别为第三军(黄新廷),第四军(王世泰,后张达志),第六军(罗元发),共7万余人。以上这三位军长在建国后,黄,罗两人分别是授予中将军衔,而张达志是少将军衔。那么第二兵团领导班子,司令员许光达,政委王世泰,政治部主任徐立清,参谋长张文舟四人,在1955年都授予了什么军衔?诺哈网2023-06-02 06:00:22000016个主力兵团,没有军衔的兵团政委有三位,他们都是谁?
想必大家都知道,在1949年全军整编后,人民军队共计拥有16个兵团。在这16个兵团中,每一个兵团,都有兵团司令员。他们都是这个兵团的最高军事指挥官,负责行军打仗。所以,在解放战场上立下了功劳,以及为解放战争胜利,做出的贡献,相对而言,就要比兵团政委要大那么一点点。诺哈网2023-05-28 07:01:500000揭秘被俘虏的国军将领中,没有被关押改造,反而成为教员的都有谁
不过什么事情都有意外,就在解放战争被俘虏的国军中有三位,没有被关押改造,反而成为我军教员。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三位分别都是谁?第一是邱维达,可能大家听到这个名字感觉有点陌生,如果提到第74军相信大家都知道。国军中的王牌,抗战时期杀敌最多的一个军,世人把这个军称作抗日铁军。没错,这位国军将领邱维达就是74军最后一任军长。诺哈网2023-06-02 12:47:200000拥有双学位的三位将领,两位英勇就义,另一位成为开国大将
#头条创作挑战赛#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于条件艰苦,有许多将领都没有上过军校,学堂。而他们最终能够成为一代开国名将,正如毛爷爷所讲:在战争中学习,在战争中成长。当然了,并不是代表所有的革命将领都没有上过军校。可能熟知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战神林总是黄埔四期生,大将陈赓是黄埔一期生,徐帅也是黄埔一期生,包括朱老总,叶帅,萧劲光,刘亚楼等将领,都受到过正规的军事教育。诺哈网2023-05-26 14:42:3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