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场面最宏大的战争电影,除了《大决战》,这几部也要看看

宏大叙事和场面,yyds
男人为什么爱看战争片?
网上看到的答案,十有八九都是从人类学的角度来回答的:远古时代,为了生存,男人从事狩猎活动,那是和动物间的战争。再后来,男人不得不进行更大规模的战争,去攻占敌对部落和国家,变成了人类和人类之间的战争。
而无论时代怎样变迁,战争的最终结果却不会变——只要能在战争中存活下来,男人都能捞到大量的好处,最终也能留下更多的后代。
因此,男人好战的基因从远古时代就已经在血液中流淌,已经内化为雄性的本能。
只不过,在现在这个已经相对和平的年代,战争已不再随处可见,男人们对战争渴望无处安放,战争电影就成了一个很好的发泄渠道。
听听,多有逼格。
但是今天,咱么不扯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
长久以来,对我而言,除了那些如数家珍的各式武器装备,最吸引我的,还是那些宏大的战争场面。
越大越好的那种。
而提到战争场面,大家首先会想到的,当然是被誉为国产战争电影巅峰的《大决战》三部曲系列。
相信《大决战》系列大家也都不陌生。那么,还有哪些战争电影的场面可以跟《大决战》相媲美的?
1
苏联版《战争与和平》
大家都知道,冷战时期的苏联和美国,展开的竞争是全方面的,除了军事和经济,在文化方面的对抗也很激烈。其中很经典的一个事件,就是争相拍摄电影《战争与和平》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虽然是俄国的作品,但最早把它搬上银幕的却是美国人。
1956年,美国派拉蒙公司邀请到奥黛丽·赫本和亨利·方达这对俊男美女出演了这个完全俄国的故事。这俩人可都是当时好莱坞的当红巨星,再加上大导演金·维多,阵容相当豪华。
但好莱坞一贯的做法是,把别人家的IP拿来以后随便改改,就变成了自己的故事。导演舍弃了不少托翁原著中的情节与内涵,着重讲述三位主角间的感情纠葛,硬生生把一部反映俄国人民爱国热情和英雄主义的现实主义鸿篇巨制,拍成了三角恋的爱情故事。

苏联人说去你大爷的,你这拍得什么玩意,我们自己的名著还是得自己来。
1959年,一封由苏联电影人联合署名的公开信发表在了苏联的媒体上,信中称:“制作一部在艺术价值上超越美国电影的电影很有必要,这事关苏联电影业的荣誉。”
这个计划,得到了苏联文化部和国防部的鼎力支持。

▲电影开头“莫斯科电影制片厂”的logo,很有时代色彩
国防部直接拍了三名将军作为电影的军事顾问:弗拉基米尔·库拉索夫陆军上将是电影的首席顾问,马尔基安·波波夫陆军上将提供协助;骑兵专家尼古拉·奥斯利科夫斯基中将担任骑兵顾问。
四十多个博物馆拿出了大量历史文物当作电影道具,如枝形吊灯、家具和餐具,以营造19世纪早期俄罗斯的真实景象。道具组还缝制了11000件拿破仑战争中穿的军装,并专门铸造了60门当时的大炮。

导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继承了前苏联在拍摄历史题材电影时的传统,布置了大量的场景,力图还原托翁原著中的恢弘场面,以及俄法战争时期俄罗斯大地的历史画面。
最牛批的是,你不是要还原最真实的战争场面吗?苏联军方直接调给谢尔盖12万现役军人来充当群演。所以,苏联版《战争与和平》的战争场面,极其宏大。私以为,这是今天推荐的三部电影中,最能体现战争美学的一部。

▲看远处的一个个步兵方队
整部电影,耗资800多万卢布,按照当时的汇率,大约是1亿美元,按2007年的汇率,大约相当于5.6亿美元。这个数字有很多版本,但不可否认的是,苏联版《战争与和平》绝对是世界上耗资最多的电影之一。

而且当时没有电影特效,所有画面均为胶片拍摄,整部电影的画面,无时无刻不体现出一种油画的美感。





▲胶片时代的电影真是太美好了
除此之外,剧组为了体现当年火烧莫斯科的场面,专门修建了一座“莫斯科城”,为此苏联专门划定莫斯科西南方的郊区为军事禁区,然后花费两年修建了一座18世纪风格的莫斯科城,居民区、商业区、行政区等等,非常完整,占地面积达到了10万平方米。
然后一把火真给烧了。

整部电影,分为4部分,全长7个多小时,如此的体量,就是为了真实还原托翁的原著。但全程看下来,并不会觉得枯燥,相反还会沉浸在胶片电影的质感中不能自拔。

完了只想说一句,yyds。
这部电影1968年金球奖最佳外语片、1969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不得不说挺有戏剧性的。看来老美还是被老毛子的精神所折服了。
2
多国合作《滑铁卢战役》
这部电影于1970年上映,导演同样是谢尔盖。
电影最初的拍摄设想,是意大利制片人迪诺·德·劳伦蒂斯先提出来的,计划由美国哥伦比亚影业拍摄。但由于美国公司的报价太高,让劳伦蒂斯难以筹集到资金。

劳伦蒂斯转念一想,美国人不行,苏联人可不可以?
然后劳伦蒂斯就找到了苏联的一个电影公司合作,而导演的人选,当仁不让地落到了曾在《战争与和平》里拍过类似战争场面的谢尔盖·邦达尔丘克身上。

▲谢尔盖·邦达尔丘克,社会主义劳动英雄和苏联人民艺术家
但影片的演员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等多个国家,可以说是多国合作。
影片最终的成本是1200多万英镑,相当于1970年的3830万美元,使《滑铁卢战役》成为当时最昂贵的电影之一。但就这,也只是美国公司报价的三分之一。
似乎从《战争与和平》开始,动用军队拍摄战争场面就成了谢尔盖的传统艺能,这次拍摄《滑铁卢》,他又动用了17000名红军士兵,其中还包括2000名骑兵。

在拍摄前的几个月,这些士兵开始接受训练,学习1815年的队列和战斗阵型,以及火枪、军刀、刺刀和大炮的使用。

有人开玩笑说,谢尔盖·邦达尔丘克“指挥着世界第七大军队”。

战争场面的拍摄地则选在了乌克兰的乌日哥德罗。
为了真实地还原战场,苏联人推平了两座山丘,铺设了5英里的道路,移植了5000棵树,播种了黑麦、大麦和野花,并重建了四座历史建筑。为了制造泥浆,专门铺设了超过6英里的地下灌溉管道。

最终的战争场面,虽然不及苏联举全国之力完成的《战争与和平》,但相比于现在的电影来说,也是神一般的存在了。
电影还呈现了法军骑兵冲击英军空心步兵方阵的经典场面,也是相当壮观。正是这个战斗节点,让英军拖住了法军的攻击,消耗了法军大量有生力量,并等到了普军的支援,最终将法军击溃。

▲骑兵冲击空心方阵的经典场面


▲不愿投降的法军最后被集体“炮决”
谁说法军只会投降……
3
把敌人拍得越强大,显得我方更出色
今天推荐的第三部电影,还是一部苏联电影——《解放》,也是军迷必看的电影。

这部电影,动用的群演人数没有前面两部多,但却为我们奉献上了最壮观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场景。
影片分别于1970年和1971年上映,一共5集,每集的片名分别为:《炮火弧线》、《突破》、《主攻方向》、《柏林战役》、《最后一击》。
剧情的主线是从苏联红军转入反攻的库尓斯克战役开始,随后是红军强渡第聂伯河,解放基辅,收复白俄罗斯,解放波兰等东欧国家,直至最后攻克柏林。时间跨度上一直从1943年夏天到1945年5月。

▲库尔斯克战役还原
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坦克战
事关苏联在二战中历史功绩的作品,而且导演尤里·奥泽洛夫一直强调《解放》是一部政治电影,因此同样得到了苏联军方的大力支持。不过因为你懂得的原因,影片并没有涉及苏联卫国战争的前两年。
但并不妨碍《解放》成为苏联战争史诗巨片。

制作史诗电影意味着需要大量预算。虽然电影的拍摄是由苏联、东德、波兰、罗马尼亚等几个社会主义国家共同进行的,但预算的绝大部分是由苏联提供的。
而这些预算中的很大一部分又被用在了服装和武器等道具上。

服装方面相对简单,除了德军制服需要重新制作,所有的苏军制服直接就从仓库里拉了出来——这些红军军装在战后就被妥善保管了起来。
最烧钱的就是坦克了。由于当时苏联和东德都没有可用的虎式、豹式或费迪南德坦克,剧组就在苏联T-34-85坦克和T-44坦克的底盘上制作了10辆假的虎式和豹式坦克。

除此之外,为了营造大场面的坦克对决现场,国防部长罗迪翁·马利诺夫斯基元帅下令再分配大约 100辆T-55、T-62和IS-3等战后才列装的坦克,分别“扮演”德国或苏联的坦克。
总共约有150辆坦克参与了拍摄。虽然观影过程中有时候可以识别出这些坦克,但也无关紧要,关键是,看着爽啊。


《解放》并没有像谢尔盖导演那样动用数量庞大的群演,只有区区5000名,但这部电影主要想表达的东西,并不是恢弘战场上乌泱泱的密集军队。
电影虽然讴歌了苏联把人民从纳粹铁蹄下解放了出来的伟大使命,但也没有因此贬低德军的战斗力,相反非常敢于表现苏军胜利过程中的失利和伤亡,而且贯穿整部电影。

神奇的是,并没有让人产生苏军为啥那么拉胯的想法,反而会让你觉的,红军真是太伟大了,这就是“把敌人拍得越强大,反而显得我方更出色”的典型拍法,国内的抗日神剧可以借鉴。
最震撼我的,应该第五集的结尾处一行发人深省的文字:
“法西斯主义给全世界带来了什么?”
紧接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的遇难者,有苏联、波兰、南斯拉夫,也有英国、美国,也有德国..……影片的反思很明显——战争对于全人类而言永远是一出悲剧。
影片的最后,则是铭刻在无名英雄墓的一句名言: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绩永世长存。

有场面,有反思,有纪念,《解放》不愧是苏联在国力巅峰时期拍的史诗电影。
上面推荐的三部电影,有一个神奇的相似之处——都是在电影特效还不普及的年代,用庞大的人力和物力堆出来。看似笨拙,但却代表了电影的巅峰。现在的电影里,用钱和特效砸出来的大场面,虽然也很宏大,但确确实实是少了真实感。
比如《敦刻尔克》,虽然只有1500个群演,但借助纸片人和特效,海滩上人山人海的场面确实宏大,但当你得知你看到的都是纸片人时,还是会有一丝被欺骗的感觉。

▲《敦刻尔克》剧照

▲远处实际上都是纸片人
只能说时代不同,导演擅长的也不同,诺兰擅长的是特效,谢尔盖擅长的是大场面、大兵团的调度。
或许这些有着宏大战争场面的电影,在未来会成为绝响。
还有哪些你知道的具有类似战争场面的电影?欢迎留言推荐。
德国东拼西凑给乌克兰的88辆“豹1”坦克,会变成战场上的炮灰?
《军武次位面》作者:路芷英国国防部最近发布了一组照片,是乌克兰士兵使用挑战者2的特殊训练型坦克进行训练的照片。这辆坦克没有炮塔,车体上方有一个体积较大的驾驶舱,说明西方国家开始再次帮助乌克兰打造装甲部队。就目前来看,西方援助的坦克数量还是不够多,难以真正和俄罗斯数量众多的地面坦克装甲部队直接对抗。于是另一种经典坦克也有可能被移交给乌克兰使用,这就是冷战期间的德国豹1坦克。▲图片来源:网络诺哈网2023-05-27 19:10:150000中国海军航空兵的地位如何?承担的任务类型是怎样的?
上次咱们写文章谈了空军航空兵与陆军航空兵在各自军种中的战略地位与承担的战役战术任务的区别,有读者就强烈要求笔者再谈一谈海军航空兵与空军/陆军航空兵的区别,还有读者开始了自行的思维发散,认为“海军航空兵就是支援海军作战的力量”——嘛,既然各种说法这么多,那笔者还是来赶紧写文章再给大家科普一下海军航空兵的地位与承担的任务类型吧。诺哈网2023-06-06 20:13:500000中国地下核长城的建造者,退役时才能见到太阳
【军武次位面】作者:塞北孤狼近日,央视罕见公布了中国战略火箭军地下“秘密基地”的画面,秘密基地也被外界称之为“中国地下核长城”。▲央视公布出于保密原因,央视视频对于“地下核长城”的展现并不全面。但从寥寥几个镜头中可以看出,火箭军地下洞库内不仅有完备的生活保障设施,还具备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帮助火箭军随时反击。▲地下掩蔽设施有十分完善的后勤系统诺哈网2023-06-12 01:40:080000解放军很土?80年前研究航母,合成营建立比美军早20年
【军武次位面】:格奥尔基大叔科研人员正在人工孵化63式坦克的幼体▲解放军“土的掉渣”的63式装甲输送车一提起解放军的装备,大多数中国军迷最深刻的印象还是“土”,今年春节,在解放军的拜年视频中,“土气”更是表现的淋漓尽致。▲火箭军拿出的30年前就已经装备的东风15导弹在拜年视频中,火箭军率先拿出了30多年前的,即将退役的东风-15战术弹道导弹,肆意展现着自己“土的掉渣”的气质。诺哈网2023-06-10 12:59:510000中国选手以0.37%概率成功夺冠!属于中国的“王朝”又来了吗?
《军武次位面》作者:捷联初制导我们没有服务器,但我们是冠军。前几天,电竞圈出了个大新闻。在2023IEM卡托维兹站《星际争霸2》项目总决赛上,22岁的中国电竞选手李培楠,以4比1战胜韩国选手Maru夺冠,获得15万美元奖金。要知道,IEM是第一个全球规模的电竞精英锦标赛,在本届IEM前,《星际争霸》相关的电竞项目长期以来一直被韩国电竞霸榜。诺哈网2023-05-27 11:27:4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