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31

俄罗斯人如何打航母?苏/俄反航母体系值得中国借鉴

诺哈网2023-06-02 03:49:210

近日,俄军在位于白海之滨的阿尔汉格尔斯克州的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成功地实施了第五颗“莲花-S1”型电子侦察与目标指示卫星的发射任务。根据目前由航天爱好者公布出来的信息,“莲花-S”型侦察卫星全重约6吨,工作轨道高度约为900千米,轨道倾角67度,设计寿命约为6到8年,从系统性能与战术来讲,“莲花-S”属于俄罗斯军队于2014年重新开始建设的新一代天基电子侦察、目标指示卫星星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当然,提到“莲花-S”型电子侦察卫星,很多读者可能会觉得茫然不知所措,如果要提到俄罗斯于本世纪初重新开始建设的“蔓藤”对海监视系统,那搞不清楚的读者就更多了。但是,提到苏联时代的“苏维埃黑科技”、大名鼎鼎的苏联红海军主导的“神话”(МКРЦ)反航母监视系统,相信军迷朋友们大多数都会知道这东西。

“莲花-S1”型侦察卫星

实际上,“蔓藤”系统和“莲花-S”型电子侦察卫星,就是“神话”对海监视与目标指示系统在俄罗斯联邦时期的“重制改进版”。那么,苏联时代的红海军反航母作战体系到底是由哪些分系统组成的、到底处于何种技术状态呢?

苏联“红海军”的反航母体系构成

根据冷战之后逐步解密的信息,苏联红海军的反航母体系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大概可以分为“目标指示”与“目标攻击”两个体系:

苏联“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

其中“目标指示”包括由水下常规动力潜艇组成的中近海警戒幕、远洋拖网渔船与电子侦察舰等组成的远洋警戒幕、天基的电子侦察与情报卫星组成的天基侦察定位系统、空中的诸型号战略战术侦察机组成的火控与目标指示飞机等;

而“目标攻击”体系则包括由重型载机巡洋舰、导弹巡洋舰和驱逐舰等构成的水面战兵力,由海军航空兵火箭与轰炸航空兵、空军远程航空兵组成的航空制海兵力,由巡航导弹核潜艇等组成的水下战体系。

苏联P-700“白蛉”反舰导弹发射瞬间

基本的目标指示与攻击流程遵循OODA循环(侦察-调整-决策-攻击:Observation-Orientation-Decesion-Attack):首先由天基电子情报侦察卫星或远洋拖网渔船、潜艇警戒幕等形成粗略的定位信息,尔后由天基主动雷达侦察卫星与空基侦察机等形成精确的目标运动参数,并将相应数据发送给由导弹攻击机、导弹巡洋舰和巡航导弹核潜艇等组成的“射击器”,由射击器形成火控诸元,控制装载的反舰导弹开火,完成一轮开火之后,具体的打击效果评估则同样由先前的目标指示单元完成。

“目标指示”体系

至于体系中的具体分系统,“目标指示”体系大概包括有如下系统:

海基“目标指示”系统

在中近海潜艇警戒幕与远洋拖网渔船上,苏联红海军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建造1824型远洋拖网渔船,渔船上除安装渔业作业设备外,还安装有光学和电子侦察设备,具备对美军大舰队的动向进行监视、对美军的导弹与雷弹试射活动进行窥探采样、甚至在部分程度上承担大洋反潜与航道破交类任务;

与美军航母同行的苏联渔船

此外,苏联红海军战时还将沿着苏格兰到冰岛再到格陵兰岛的“GULK”岛链部署潜艇警戒幕,警戒潜艇主要由具备远洋行动能力的641型常规动力鱼雷潜艇组成,这些常规动力潜艇承担的任务非常简单,监视从美国本土出发、向北大西洋方向一路北上、预备进入北海乃至巴伦支海苏军堡垒区的美军航母。

空基“目标指示”系统(成功-1系统)

而在空基侦察与目标指示飞机方面,苏军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由苏联部长会议下达指令研发“成功-1(MPCЦ-1)”型目标指示与火控系统,该系统的指控单元主要安装在两个机载平台上,分别是图-95RTS型侦察机和图-16P型侦察机,机载态势感知与目标指引设备包括对海搜索雷达、被动测向设备与相应的火控数据链等。经苏联红海军的测试:

图-95RTS飞过美军航母

图-95RTS和图-16P在理想试验场条件下,能够发现距离在420千米以外的大舰队,或者在200多千米外的单艘舰艇;

待机载对海搜索与监视雷达发现目标后,由图-95RTS或图-16P向导弹载机、载舰进行目标性质与运动参数报知,协助导弹载机、载舰形成发射条件;

而导弹发射后,图-95RTS和图-16P还兼顾有对导弹弹群进行引导的任务,包括进行中继制导、为多枚导弹分配打击目标、监视导弹弹群飞行与突防全过程等。

1978年,一架苏军图-16P正在对美军航母编队实施侦察,照片中的军舰是美军斯普鲁恩斯级“休伊特”号驱逐舰(USS Hewitt DD-966 )

在整套系统中的地位上,由图-95RTS和图-16P组成的这套“成功-1(MPCЦ-1)”系统在早期兼顾有早期目标指示、目标位置精密标定、导弹弹群引导与中继制导等功能,等于是一套“打满全场”的系统,即使到中后期,它也依然保持着导弹弹群引导与中继制导功能,实际上是苏军整套反航母体系中的一个比较关键的信息节点。

天基“目标指示”系统(神话系统)

当然,由于图-95RTS和图-16P在实战条件下的对海探测性能、尤其是早期的目标探测与指示性能实际上并不那么可靠,毕竟在试验场条件下探测大舰队与实战条件下在满布着假目标、佯动与电磁干扰甚至防空拦截线的条件下探测大舰队根本就不是一回事。故而,苏军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又开始研发天基目标指示系统,这就是大名鼎鼎、军迷群体中几乎无人不知的“神话(MКРЦ)”系统。

“神话”系统同样包含两个侦察平台,分别是安装有星载雷达的УC-A型雷达探测卫星和安装有精密被动测向设备的УC-П型电子侦察卫星。其中前者质量约3.3吨,运行在距离地面约200多千米的低轨道上,采用核反应堆作为动力,卫星运行寿命约为70天左右,而后者质量约3.8吨,运行在距离地面约800多千米的高轨道上,采用普通的太阳能电池帆板作为动力,卫星运行寿命约为两年左右。

前苏联COSMOS 954核动力卫星示意图

由于这两种卫星寿命不长,故而在临战时刻需要进行密集的补网发射,从而将前者的在轨数量提升到起码7颗、后者的在轨数量提升到起码4颗,从而确保对苏联红海军的预设战场海区数据刷新率、卫星重访率达到2小时一次左右的水平,此外,这两种密级极高的军用卫星在苏联官方航天器名录中,均用“COSMOS-XXX”也即著名的“宇宙”系列为代号来进行表示。

“神话”系统指挥下的“目标攻击”

而在“神话(MКРЦ)”系统组网卫星探测到美军大舰队、进行精密标定后,红海军的整套反航母作战体系将转入“目标攻击”阶段,“目标攻击”阶段大概包含有如下几个步骤:

首先,由“神话(MКРЦ)”系统组网卫星的星载数据链、或通过中继通讯卫星等下行相应的火控数据,接收目标是装备有“神话”系统接收终端的苏军水面舰艇、包括浮在水面上的巡航导弹核潜艇等。其中,苏联红海军列装的675系列巡航导弹核潜艇、1164型“光荣”级导弹巡洋舰、1144型“基洛夫”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1143.4和1143.5两种重型载机巡洋舰(即俗称的“基辅”级和“库兹涅佐夫”级航母)、949A型“安泰”级巡航导弹核潜艇等水面舰艇与潜艇,包括红海军火箭航空兵部分导弹轰炸机,均具备直接接收“神话”系统火控信号并直接形成射击诸元的能力。

“基洛夫”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

在接收完毕火控信号后,苏军水面战、航空制海与水下战兵力将统一转入最激动人心的弹群齐射阶段:

其中,诸如装备在1143.4型载机巡洋舰(“基辅”级航母)、675型巡航导弹核潜艇上的P-500“玄武岩”反舰导弹,装备在949A型“安泰”级巡航导弹核潜艇、1144型“基洛夫”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1143.5型“库兹涅佐夫”级载机巡洋舰上的P-700“花岗岩”反舰导弹,装备在1164型“光荣”级巡洋舰上的P-1000“火山”反舰导弹制导功能较强,既可以直接接收“神话”系统的弹群引导,也可接收“MPCЦ-1”系统的弹群引导,末端则可以根据弹间数据链(存疑)自动分配打击目标,而由图-22M型远程轰炸机携带的К-26“王鱼”反舰导弹同样可以做到这一点;

图-22M携带“王鱼”导弹

而另外一些比较老式的反舰导弹,比如早期装备在58型“肯达”级巡洋舰上的P-35“萼片”反舰导弹等老式装备,可能也包括咱们先前提过的X-22(Kh-22)“风暴”型反舰导弹等,可能不具备直接接收“神话”系统信号的性能,依然需要依赖于由图-95RTS或图-16P型侦察机去指示目标。

Kh-22“风暴”型反舰导弹

但是无论如何,在转入“弹群齐射”阶段后,意味着苏军诸水面战、水下战、航空战兵力将要直接“火力全开”,对美军大舰队实施密集导弹突击,也就是一直被军迷们津津乐道的“饱和攻击”,待“饱和攻击”完成后,则回到最初的目标指示环节,由图-95RTS和图-16P之类的战略战役侦察机对打击效果进行评估,当然考虑到抵近侦察的危险性,打击完毕后的战果评估可能要通过侧面情报来进行验证,甚至需要依托诸如潜艇警戒线等目视侦察措施确定。

苏联图-16RM侦察机抵近侦查美军CV-61“游骑兵”号航母

总的来说,尽管苏联红海军的整套反航母作战体系,包括最为关键的两套目标指示系统“成功-1(MPCЦ-1)”型目标指示与火控系统和“神话”(MКРЦ)系统,可能在性能上还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缺陷,比如在高海况或恶劣气象条件下,“神话”系统的探测性能可能大打折扣,比如在美军航母实施ECOME作业的前提下,“神话”系统也曾经多次找不到目标。但无论如何,“成功-1(MPCЦ-1)”和“神话(MКРЦ)”两套系统作为苏联红海军反航母作战体系的支柱,既成为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军队推进“蔓藤”对海监视系统的蓝本,更是成为了诸如中国海军推进自身反航母体系建设的有益参考,这,就是红海军整套反航母体系的故事。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