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前六期出的名将最多,那么每一期,谁有能力排第一
黄埔军校创办于1924年6月16日,是在苏联顾问帮助下,建造的一所现代化军校。该校共创办了23期,一期时间规定了是三年,但是后来由于抗战时期的需要,缩成了两年半,之后又是两年,最后又缩短成半年。这也导致黄埔军校前六期出的名将最多,到了后面就少了,可能和入校时间有很大的关系。有些课程还没有完成,就走上了战场。不过总体来说;黄埔军校还是群英荟萃,名将辈出,在中国近代史和军事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从这里走出来的学生,左右了近代史上的走向。
都说黄埔军校前六期出的名将最多,你们知道吗?这六期中每一期,谁有能力排第一?

黄埔军校第一期出的名将数量最多,从这期走出的学生,后来都是海军总司令,陆军总司令,元帅,大将等级别的人物,可以说是将星云集。著名的黄埔三杰也是在这一期,但是后来成就最大的只有陈赓将军(新中国的大将),还有升值最快的胡宗南也是在这一期,蒋介石的天子门生,不过最后,在解放战争时期,被打得落荒而逃。还有蒋介石最倚重的杜聿明,也在淮海战役中被俘虏,抗战时期的猛将关麟征,也退出军界远走香港。而海军总司令桂永清,在他的军事生涯中,一直表现平平,并不是很出色。
而剩下的几位,都是中将兵团司令员,如郑洞国,陈明仁,黄维,宋希濂,孙元良等人最高的职务都是兵团司令员职位,有些人在解放战争时期还被俘虏了,没有被俘虏的,就是被打得丢盔弃甲,跟着蒋介石逃跑了。

黄埔一期名将确实很多,但是后来的结局不是成为我军俘虏,就是被打得丢盔弃甲,逃往孤岛。不是有句话这样说的吗?战争是检验军人的唯一标准,既然你失败了,自然不能排第一。而最后,发展最好的就是陈赓大将与徐向前元帅,如果在这两人中评选出第一位的话,小编个人偏向徐帅,虽然在解放战争时期,陈赓大将参战的次数,以及对解放战争的贡献可能要比徐帅大的多。
但是徐帅的军事才能,在土地改革时期的表现,就是见证,连续创造了红军18个第一,而且他十分善于用兵,通常能够以少胜多,以最小的伤亡换取最大的胜利。

黄埔军校第二期,也出了不少名将,不过数量上比不上黄埔一起,有些人后来还战死沙场,如秋收起义的总指挥卢德铭就是黄埔二期的,还有红二方面军政委周逸群也是这一期的,不过很可惜这两位后来都牺牲了。剩下的就是国军阵营中将领,郑介民他后来从事了特务工作,也是军统界的一号人物。不过在军界黄埔二期出了一位猛将,他就是邱清泉,因作战勇猛,被称之为邱疯子。因此,这一期邱清泉排第一。
黄埔军校第三期,出的名将数量比黄埔二期要好一点,有一位红军奇才黄公略就是这一期的学生,而且深得毛的赞赏。可惜闭幕的太快,在土地改革时期就牺牲了。不过在国军战中出现了不少猛将,如王耀武,方天觉,戴安澜(牺牲于缅甸战场),李天霞,曾泽生(滇军将领)。这几位都是国军中的猛将,除此之外还有一位特务头子康泽。
这一期,排第一的应该是王耀武,抗战时期的虎贲军军长,也是一位抗日名将,甚至在整个黄埔军校名将中,王耀武至少可以进前十名,他排第一自然是名正言顺。

黄埔军校第四期,这一期出的名将数量,虽然不能与黄埔一期相比,但是质量非常高,被世人誉为可以与黄埔一期相其媲美。其主要原因,这一期出了一位战神级别的人物林总,他一个人就提升了整体的质量。除此之外还有一位被毛爷爷盛赞猛如虎,狡猾的像一只狐狸的胡琏,也是这一期的。还有张灵甫,李弥,刘玉章,高魁元等悍将都是黄埔四期的。不止这些,在红军阵营中有伍中豪,曾中生,刘志丹,段德昌,这四位是红军优秀战将,可惜都牺牲了,如果活到解放后都是元帅或大将级别的人物。
总体来看,这一期确实出现了不少能征善战之将,但是有资格排第一名的应该是战神林总,相信对于这一点,大家是毋庸置疑的。

黄埔军校第五期,这一期的名将大多都是我军阵营的,因此也被戏称蒋介石这一期专门是为我党操办的。如许光达,宋时轮,赵尚志(抗战时期牺牲于东北战场),杨至成,廖运周(国军将领,淮海战役中起义),郑庭笈(辽沈战役中被俘虏)。以上这几位大多都是红军将领,也只有郑庭笈一人是国军阵营。
从以上这几位来排名的话,杨至成是后勤专家,不算是专业打仗的,剩下的就是许光达与宋时轮了。这两位都是兵团司令员,在解放战争时期。不过军衔许是大将,宋时上将,宋参加过抗美援朝战役,许没有。作战特点宋时轮善于打阻击,许光达军事上并没有突出的表现。小编个人更倾向宋时轮,如有不同意见的,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黄埔军校第六期,这一期也出了不少名将,国共双方各出了一位顶级将领,廖耀湘(国军)与程子华(共方)。这两位可能是黄埔六期最出色的战将吧,廖耀湘国军新六军军长,该军被蒋介石誉为国军之虎,而廖耀湘也是一位优秀将领,虽然他毕业于黄埔六期,但是后来的成就,都超过黄埔一期生。程子华也是第四野战军麾下一员猛将,能文能武,在解放时期担任13兵团司令员。除此之外,在黄埔六期还出了一位大将(罗瑞卿),军统头子戴笠。要论谁排第一!小编个人更倾向廖耀湘,民国大军事家蒋百里曾经这样评价他;廖耀湘为蔡松坡(即蔡锷)以后湖南军人之第一人。而且后来廖耀湘在辽沈战役被俘后,刘帅还请他到南京学院去讲课。
最传奇的二萧兵团,两次充当四野的先遣军,麾下猛将如云
第四野战军下辖的第12兵团,又称二萧兵团。为何有这个称呼呢!是因为该兵团在成立之初,兵团司令员是萧劲光,政委是萧华,故此被称之为二萧兵团。第12兵团是第四野战军最先成立的一支王牌兵团,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解放初期,我军在东北战场上成立的辽东前线指挥所。战略职责就是坚守南满根据地,当时的第三纵队,第四纵队,以及南满根据地的三个独立师,都是归前线指挥所统一领导。诺哈网2023-05-26 11:45:220000解放后,到地方担任过一把手职位的开国上将,都有谁?
一个省的一把手职位,肯定是省委书记。这个职位,就相当于清朝时期的封疆大吏。作为解放后,治理一方的省委书记,肯定都是由出色的政工工作者,担任一省的一把手职位,负责这个省的生产建设工作。然而,据历史记载,在57位开国上将中,也有十位开国将军,到地方担任过,省一把手的职位。诺哈网2023-05-28 05:38:050000滇缅公路上最硬的钉子,双方激战95天,国军将士前后发动十次进攻
1944年5月,国军为打通滇缅公路,可以得到更多的援助,用来打败日本侵略者。蒋介石决定出兵20万集结滇西,准备打通这条被誉为生命线的滇缅公路。作战计划预先计划好的是,进攻龙陵、腾冲和松山等阵地。但是,战场上瞬息万变,在攻击藤冲时让国军损失很大。于是,调整作战计划决定先拿下松山。诺哈网2023-06-02 05:27:440000誓死追随蒋介石的西北军将领,在逃离大陆后,他们的结局如何
西北军军事集团,是一个很奇怪的集团,这个地方的将领能征善战,在战场上表现的十分骁勇。但是在抗战时期,出的汉奸与出的抗日名将几乎一样多。如拥有抗日英雄,抗日名将之称的张自忠,赵登禹,佟麟阁,宋哲元,冯治安,孙连仲,刘汝明等西北军将领,都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而汉奸也有不少如石友三,孙良诚,彭炳勋,郝鹏举、公秉藩、孙玉田、张岚峰、吴化文等西北军将领,在抗战时期都投靠了日军。诺哈网2023-06-01 03:18:250000二战结束后,美国还都参与了,哪些战争?
诺哈网2023-05-28 06:33:0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