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国军三个精锐兵团,哪一个兵团,在此战中表现最出色
淮海战役是在1948年11月六日开始的,蒋介石称之为徐蚌会战,我军称之为淮海战役。这场战役规模很大,国军投了80万兵力,我军也投入了60万兵员(华东野战军与中原野战军加起来的人数)总指挥是两大野战军首长,分别为;邓、刘、陈、粟、谭五位总指挥。而国军这方面是刘峙,杜聿明担任总指挥,指挥国军七个兵团外加第三绥靖区,不过这个第三绥靖区在战斗一打响就率部起义了。
这样一来的话,国军在此战中也投入了七个兵团作战,这七个兵团中并且包括最精锐的第二兵团,第七兵团,第12兵团,这三个兵团编制庞大,每一个兵团人数都达到10万以上,并且配有重武器。虽然淮海战役最终以国军失败而结束,但是蒋介石在淮海战役中投入的三个精锐兵团,都取得了一定的战绩,也让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损失很大。那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淮海战役中国军三个精锐兵团,哪一个兵团,在此战中表现最出色。

纵观整个淮海战役,可分为三个阶段,而每一个阶段,我军歼灭国军一个精锐兵团,等三个精锐兵团都歼灭完后,淮海战役也就结束了,而其它四个兵团都属于打酱油的,配合这三个兵团作战。
淮海战役第一阶段,华东野战军锁定的对象是杂牌将领黄百韬。虽然黄百韬不是蒋介石的嫡系战将,但是在解放战争中的表现,在国军中那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得到蒋介石的器重,并担任第七兵团司令员。该兵团也是由杂牌军组成,但是在名将黄百韬的领导下,却成为淮海战役中一匹黑马,战斗力强,成为华东野战军最强劲的对手。

碾庄战斗是华东野战军围歼黄百韬兵团一场著名的围歼战,当时,黄百韬兵团拥兵10万,而华野也投入了15万兵的,并且投入了华东野战军战斗力最强的陶勇第四纵队、王必成第六纵队、张仁初第八纵队、聂凤智第九纵队、周志坚第十三纵队,以及陈锐霆特种兵纵队(主要是炮兵兵种,负责配合作战),可能了解历史朋友都知道,以上这几位都是华野的百战之将。尽管如此,此战打得十分惨烈,双方伤亡人数达到10万,而华东野战军损失6万,可见惨烈程度。不过最后还是歼灭了这支王牌兵团,黄百韬自杀。
淮海战役第二阶段是中原野战军歼灭国军第12兵团的作战,在黄百韬兵团被包围后,蒋介石调集12兵团前去增援,但在行军过程中,遭到了中原野战军的包围,刘帅用兵如神,在他的策划下将这股强大的兵团锁定在宿县西南双堆集地方。黄维的12兵团号称中原地区国军最强大的一支兵团,人数达到12万,并且配有大炮,坦克,还有清一色的美式装备。

因此,双堆集战斗也成为解放战争时期,一次大规模村落攻坚战。不过幸运的是在这场战斗中,国军110师战场起义。这场义对于中原野战军来说:如同雪中送炭,对于黄维来说,如同灭顶之灾。在中原野战军全体将士们奋勇杀敌情况下,历时23天的攻坚战,最终取得胜利,不过也付出了伤亡3万余人的代价击败黄维兵团。
淮海战役第三阶段是一场追歼战,当时,杜聿明向蒋介石提出放弃徐州,将国军部队撤到长江以南,蒋介石当场同意了这一计划。于是杜聿明率领邱清泉兵团,孙元良兵团,李弥兵团共30万人撤出徐州,但是在行军的途中蒋介石一道军令,断送了30万大军,老蒋想让杜聿明救出黄维兵团然后一起南撤。

当杜聿明集团返回时,就与华东野战军追歼部队交上火了。这下蒋介石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贪心不足蛇吞象,本来可以保得住30万大军的结果,在陈官庄战役中全部葬送,3个兵团部;10个军;25个师、1个骑兵旅,共30万余人,其中毙伤6万余人,俘虏17.7万人,俘虏杜聿明,击毙邱清泉。
淮海战役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歼灭一个国军精锐兵团,而在这三场战斗中,让我军伤亡最大的是黄百韬的第七兵团,华野付出了6万人的代价,才取得这场战役的胜利,因此小编个人觉得,第七兵团是在此战中表现最出色一个精锐兵团。
1983年,杨成武卸任福州军区司令,接任者是万岁军军长
福州军区是在1956年成立的,1985年撤销的,前后共计29年,先后共历任五位军区司令员。虽然,福州军区只存在了29年,但在这29年的时间内,该军区为巩固东南沿海防御,安全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诺哈网2023-05-27 10:43:24000057位开国上将,担任高职的有很多,但达到正国级的只有两位
#夏日生活打卡季#在1955年授衔时,元帅是最高头衔,至今为止,也就十人获得。大将头衔排名第二,至今为止也是十人获得。上将军衔排名第三,在1955年共有55位将领获得此军衔,之后又增加了两位,共计57位将军被称之为开国上将。现如今我国等级最高的军衔,便是上将军衔。诺哈网2023-05-26 03:49:450000淞沪会战,全国各地部队开往上海保家卫国,桂军一天就损失六个师
1937年7月卢沟桥事件爆发后,日寇发动了全面入侵战争,八年抗日战争也正是从这一刻正式打响。然而,就在日寇发动入侵战争时,之前为了地盘,争得你死我活的各地军阀部队,也不计前嫌,放下恩怨,枪口一致对外。包括蒋介石的死对头红军,同样,在面对民族大义的问题上,也与蒋介石握手言和,并且服从蒋介石的调遣,将部队改编成八路军。足以可见,中国军民在民族大义问题上,绝对不糊涂,必须枪口一致对外。诺哈网2023-05-31 22:44:22000080年代的七大军区,管辖地超过五个省的,是哪三个军区
1985年是我国,自建国以来首次实行裁军政策,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部队作战能力,做到精简整编。首次裁军是在邓公的领导下顺利的完成,而裁军人数达100万,这也是历史上裁军人数最多的一次。就包括一九五五年国人皆知的13大军区,在1985年也裁掉了6个,只剩下北京军区,兰州军区,成都军区,广州军区,南京军区,沈阳军区,济南军区,这七个军区也就是八十年代的七大军区。诺哈网2023-06-01 01:52:48000013大军区的第二代司令员,都是哪些开国将领担任?
在解放后的1955年,我国先后成立了12个军区,1956年又增加了一个,共计13个大军区。13个大军区,也就意味着,有13位能征善战的开国将领,担任军区司令员。不过,其中的内蒙,昆明两个军区的首任司令员,是由优秀的政工将领担任。而其他几个大军区的首任司令员,都是能征善战的虎将担任。诺哈网2023-05-27 10:07:4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