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李不如一王,难道毕业于黄埔一期的三李,真的不如王耀武吗
在国军中一直流传着,三李不如一王的说法,三李是指毕业于黄埔一期的李玉堂,李仙洲,李延年,而一王是指毕业于黄埔三期的王耀武。这四人都是山东人士,同时还是国军中著名的战将。那么,毕业于黄埔一期的三李在抗战时期立下的功劳,指挥的战役,加起来真的不如王耀武吗?
在抗战全面爆发后,黄埔一期生的李玉堂将军也是国军中一位虎将,担任过第八军军长,第十军军长等职位,他领导的,这部队是一支十分善于防守的王牌军。也是第九战区薛岳司令长官手中王牌军,尤其是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薛岳将军让李玉堂的第十军镇守长沙,担任守护炉膛的作用,随后吸引日军进攻长沙,然后再调集国军部,从四面八方像潮水一般涌进长沙,围歼长沙城内的日军。
这就是薛岳将军在抗战时期创造的天炉战法,而李玉堂的第十军也成为此战法的关键人物,那就是守着了炉膛,吸引了日军,为国军歼灭这股敌人赢得时间。战后第十军赢得泰山军的荣誉称号,而李玉堂也因此晋升第36集团军总司令。

李仙洲也是国军中一位高级将领,在抗战全面爆发后,参加过南口、忻口战役等战役,之后又任第九十二军中将军长兼二十一师师长职位。在抗战时期常年累计与日军作战,虽然大功没有,但是小功不不断。因此,在1942年2月,升任二十八集团军总司令,并兼任九十二军军长和鲁西挺进总指挥。在接下来的生涯中,李仙洲一直在山东地界对日军作战,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李延年算是“三李”人员中,指挥才能最出色的一位。在抗战全面爆发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军长兼九师师长,参加了著名的台儿庄战役,因在此战中成功击退敌军,战后被蒋介石提拔为第十一军团长兼第二军军长, 同年夏秋,李部又参加保卫徐州,武汉等战役。虽说这两场战役,都以国军的失败而结束,但李延年也因此受到牵连。从集团军司令员降到军长,不过没有过多久在昆仑关战役中,李延年官复原职。

1940年初,李延年又参与指挥了江防守备战和陆地攻坚战。这是一场狂旷日持久战,双方激战五个多月,有时候为了争夺一个阵地进行反复拼杀,但是,在李延年指挥下日军从此再未能前进一步。
然而,李延年将军在抗战时期指挥的最得意的一战是在1944年,当时日伪军集结20万大军,从洛阳西犯,妄图攻取潼关后,再经西安、宝鸡直趋抗战大后方重庆。在这危急关头,蒋介石让李延年担任总指挥,指挥30万大军抗击日寇。然而,李延年不负众望,李延年赢得这场战役的胜利,并且授予青天白日勋章。

以上就是三李在抗战时期,所作出的贡献,以及他们担任的职务。李玉堂与李延年在抗战时期都表现的十分出色,而李仙洲也为抗日胜利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他们凭借自己的努力,在抗战时期都担任过集团军总司令。而王耀武在抗战时期,任74军军长,也是一位抗日虎将,八年期间浴血全国,领导的74军打出抗日铁军的称号。后来在抗战快结束后,升任集团军及方面军总司令、山东省省主席、司令长官等职位。
不过三李没有一人,担任过一省主席,加上王耀武深得蒋介石的器重,而王耀武本人除了能打仗外,在社交方面也处理的很好,人称和事佬。因此,国军中某些人想拍他的马屁,就捡好听的说;常胜将军,还说三李不如一王(主要原因这四人都是山东人,所以才把他们联想在一起)等赞扬王耀武的话。其实,三李在国军中的地位,以及抗战时期子立下的功劳,战绩也是十分出色的。
林总麾下12位战将,除这六位是上将军衔,还有谁也够资格授上将
诺哈网2023-05-29 15:56:020000我军史上出现过两个第38军,那么军长,都是哪位名将担任!
在全军进行大改编时,骁勇善战,攻守兼备的东北野战军第一纵队,被改编成第38军,首任军长就是之前的纵队司令员李天佑将军。这支部队在东北战场上,是野战军司令员林总,十分倚重的王牌纵队之一。在解放四平,消灭廖耀湘兵团,解放沈阳等战斗中,东野第一纵队在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充分展示出主力王牌军的本色,赢得上级领导的称赞。诺哈网2023-05-26 07:32:060000没有经历抗日战争,没有参加解放战争的开国上将都有谁
1955年授予的57位开国上将中,除了解放战争起义的陈明仁,董其武,陶峙岳三人外,剩下的开国上将都是在土地改革时期就参加了红军。因此这些人,都经历过我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三个时期,第一个是土地改革时期,第二个是抗战时期,第三个是解放战争时期。然后,由于个别原因,剩下的54位开国上将都经历过土地改革时期,不过还有三位开国上将没有经历抗日战争。诺哈网2023-05-31 23:33:110000蒋介石军事集团,内部中的大小山头,分别都是由何人组建
了解解放战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作为战争一开始,占尽优势的蒋介石军事集团,最后是输掉这场战争。老蒋之所以输,很大的原因就是来自蒋介石军事集团内部因素。将领不团结,很难在战场上达到统一指挥,协同作战的效果。甚至还出现了比较奇葩的场景,国军将领眼见同僚被歼灭,反而躲在一旁幸灾乐祸。然而他们却不知,今日所见,日后也是他们自己的下场。诺哈网2023-05-29 14:32:340000成立时间最晚的三个兵团,是哪三个!兵团司令员又是谁
诺哈网2023-05-31 23:28:1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