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本想派关麟征去东北,担任军事主官,为何最后换成杜聿明
可能了解抗战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蒋介石军事集团,还是有几位货真价实的战将,并非全是草包将军。就比如毕业于黄埔一期的关麟征就是一位骁勇善战之将,也是一位货真价实的将领。同时,他还是整个黄埔军校的学生中,升职比较快的一位,仅次于胡宗南。可能大家都知道,胡宗南是靠早年有些战功,加上他会讨好老蒋开心,因此成为黄埔弟子中升职最快的一位,实际上胡宗南是一位常败将军。
而关麟征则是不一样的,他是靠着战功晋升的将军。在他早期军事生涯中,多次与林总,徐帅,徐海东等红军名将交过手,每一次都取得一定的战绩,成为红军最强劲的对手。内战时期关麟征是战功赫赫,而到了抗战时期他同样是战绩佳佳,担任52军军长,参加了台儿庄战役,赢得了关铁拳的称号。战后升任32军团军团长,率部参加武汉会战,徐州会战。蒋介石看他能守能攻,是一位难得的将才,因此又提拔他担任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成为黄埔众多学生中,第二个升任集团军总司令的学生。

从他立下的功劳来看,以及晋升的速度来看,足以证明关麟征是一位虎将,他用兵之法;以稳,准、狠著称。也深得蒋介石器重,因此在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任命关麟征去东北担任军事主官,主管东北军务。同时还派熊式辉担任东北行营(后改行辕)主任,负责东北接收及对苏谈判工作,而关麟征就是管军事。
在关将军准备动身去东北走马上任时,突然蒋介石改变主意了,让他去云南,而把云南的杜聿明调到东北去了。要知道,在抗战时期杜聿明的战绩,地位,功劳,可都不如关麟征,为何蒋介石会改变主意,让杜聿明去东北。

第一个原因是关将军得罪了人,相信了解历史朋友都知道,关将军与蒋介石嫡系爱将陈诚不和,两人之间有很深得矛盾。早在北伐时期,关将军因说了,陈矮子也不是什么好鸟一类的话,传到了陈诚的耳中,从此两人就结下梁子,甚至后来发展到相互拍桌子的地步。所以,陈诚听说关将军要去东北,他就阻止了。要知道,蒋介石就是喜欢任人唯亲,最后才换成了杜聿明。
第二个原因是,当时空运,海运过去的东北国军,有很多将领曾经和杜聿明共过事,如郑洞国,廖耀湘,孙立人等人都和杜聿明一起共过事,也了解他们,这样一来,指挥起也方便。要知道,国军将领最喜欢拉帮结派,又有嫡系将领与杂牌将领之分。如果让杂牌将领指挥嫡系将领作战,根本指挥不动。
第三个原因是,杜聿明刚刚帮助蒋介石平定了云南王龙云,而且是兵不血刃,解决了蒋介石心头之患,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加上陈诚说话,所以最终关将军去了云南,杜聿明去了东北。

可以说,蒋介石这一决定也为他埋下了失败伏笔。在东北战场上,杜聿明也打得很出色,但是他的身体情况很不好,在东北打得风生水起时,突然病倒了。因此,蒋介石只能换将,让陈诚去了东北,要知道,陈诚根本不是一位合格的军人,结果可想而知,把一手好牌打得乱七八糟。后来,蒋介石没有办法,又让卫立煌去了东北。
蒋介石三次换将,犯了兵家大之忌,不败才怪,而东北野战军一直都是林总担任司令员,从来没有换过。假如蒋介石让关将军去东北,不知东北战场上的局势会如何发展!
1958年,两位上将回国,受到某国的一号人物亲自欢送,他们是谁?
在1958年,有两位开国上将,从朝鲜回国的时候,受到一号人物的欢送,并献上鲜花,以表两国的友谊长存。而这张珍贵的老照片,就记录了这一重要时刻。站在前排左边的,手中捧着鲜花的,是开国上将王平将军。可能熟知历史的朋友都知道,王平将军是我党在革命战争年代的一位优秀政工将领,出色的政工才能,让他在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都成为革命队伍中重要成员之一。诺哈网2023-05-26 23:11:450000华东野战军第一兵团,阵容有多强,五大名将世人皆知
华东野战军第一兵团,是由三个纵队,一个特种兵纵队组建而成的。成立该兵团的作战目的就是,南下作战,开辟东南战场,为以后解放东南地区做准备。不过,这一项战略计划,并没有实行,因为遭到了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将军的反对,并将自己反对的理由阐述,经过上级总部的再三考虑,同意了粟司令的意见,仍留在中原地区作战。诺哈网2023-05-26 08:43:220000打仗很厉害的白崇禧,为何被蒋介石拿捏得死死的
在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领导的国军集团,有个别战将因打仗很厉害,被日寇称之为战神,第一位是薛岳,还有桂系大将白崇禧,以及王耀武,张自忠,孙立人,廖耀湘,关麟征等国军将领,在抗战时期因在战场上表现出色,都得到了对手日军的称赞。特别是拥有战神之称的白崇禧,是日本人眼中三个半军事家之一。在打仗方面,白崇禧绝对算得上是专家级别的人物。诺哈网2023-05-31 23:55:520000拥有少帅之称的是张学良,那么在民国,拥有侄帅称号的是哪位大佬
在奉系军阀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后,他的长子张学良在奉系大臣张作相,汤玉麟,杨宇霆等人的辅佐下,成功登上奉系军阀集团第一把交椅,成为当时民国时期,最年轻的一位军阀集团大佬,人称少帅。要知道,张作霖一手创办的奉系军阀集团是北洋军阀中,最后一任强者,鼎盛时期奉系军阀集团拥兵40万,割据东北,华北,拥有陆海空三军,并且在东北三省建立起,当时全国最大的工兵加工厂。诺哈网2023-05-29 02:48:2300001985年,晋升为集团军的24个军,首任军长都是哪位虎将担任
1985年,是建国以来,裁减军队人数最多的一年,就是在这一年,上级领导决定裁军100万。全国各大军区只保留沈阳,北京,兰州,成都,济南,广州,南京等七个军区。与此同时,在1985年,70个陆军,上级领导决定只保留24个军,并且成功保留下来的24个军。在1958年,都晋升为集团军的体制,每个集团军,配有炮兵师,坦克师,战斗力得到了大大提高。诺哈网2023-05-28 18:00:2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