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月球基地的玻璃有了?中国科学家月壤最新发现
央视网2023-05-08 06:02:420阅
月球上也有玻璃!7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悉,通过对嫦娥五号月壤样品开展系统的物质科学研究,我国科研人员发现了多种类型、不同起源的月球玻璃物质。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在嫦娥五号月壤中首次发现天然玻璃纤维。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家科学评论》。
在荒凉贫瘠的月球表面,存在着由火山喷发、地质运动、陨石撞击等活动产生的丰富的玻璃物质。许多月球上的玻璃可以稳定地存在亿万年。月球玻璃是探索月球奥秘的重要材料,不仅保存了古老的月球物质,还记录着其形成时的环境信息。

此次,研究人员综合分析了嫦娥五号月壤样品中玻璃物质的形态、成分、微观结构和形成机制。他们发现,月球表面存在着固、液、气多种转变路径的玻璃起源。月球表面频繁遭受的陨石及微陨石撞击导致的矿物熔化和快速冷却,产生了各种形态的玻璃物质,包括球状、椭球状、哑铃状等旋转形状的玻璃珠,气孔构造的胶结质,流体形态的溅射物等。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研究人员在嫦娥五号月壤中首次发现了天然玻璃纤维。这些具有超高长径比的玻璃纤维来源于撞击过程中黏稠液体的热塑成型。和低长径比的玻璃珠相比,形成这些玻璃纤维的液体黏度要更高,意味着对应的撞击温度和撞击速率更低。这反映了月球表面较为温和的微撞击事件。
“这些天然的玻璃纤维证明,月壤具有良好的玻璃形成能力和优异的加工成型特性,肯定了在月球表面就地取材利用月壤加工生产玻璃建材的可行性,将为未来月球基地建设提供重要支撑。”中科院物理所副研究员沈来权说道。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刘光博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她们毕业于名校,为何愿意扎根社区医院?
名校毕业的医学生,会有怎样的职业选择?或许很多人会认为,三级医院是他们的首选,而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投身基层医疗,扎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因何在?近日,澎湃新闻记者采访3名扎根在上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她们均为医学硕士,或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或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她们都曾在上海三甲医院经历过三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最终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一名家庭医生。澎湃新闻2023-09-15 07:21:420000袁家军、胡衡华和朔尔茨见面,背后有几个重要关键词
来源:北京青年报撰文丨余晖董鑫4月14日至16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他担任总理以来第二次访华,也是外访天数最多的一次,还是今年首位访华的西方大国领导人。这两天,他先后到了重庆、上海。4月14日下午,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会见了朔尔茨一行。朔尔茨在沪渝两地的行程,有几个重要关键词。为何要去重庆和上海?朔尔茨此访是在一系列复杂的背景下展开的。新浪新闻综合2024-04-16 13:43:480000中美外交官员在华盛顿举行工作磋商
2023年7月31日,外交部美大司司长杨涛在华盛顿同美国国务院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康达和白宫国安会中国事务高级主任贝莎兰举行工作磋商,双方围绕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坦诚、深入、建设性交换了意见。杨涛阐述了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严正立场。责任编辑:刘光博0000美媒:美国试图孤立中国,德国企业则向中国靠拢
[环球网报道记者李律杉]“美国试图孤立中国,德国企业则向中国靠拢”。美国《纽约时报》17日以此为题报道称,正当华盛顿试图切断与北京的经济联系之际,德国经济的两个强大“引擎”,大众汽车集团与世界领先的化工公司巴斯夫,正在扩大在中国的巨额投资。报道提到,德企高管们表示,在华投资和合作对其企业在欧洲的蓬勃发展而言至关重要。环球网2023-04-22 17:58:2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