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负责评衔的四位将领都是谁?他们自己又是什么军衔
1955年是我国首次实行军衔制度时,主要是由总干部管理部四位将领负责评选工作,先是由他们对开国将领进行评衔,最后交由主席一锤定音。然后,你们知道吗?在1955年,负责评衔的四位将领都是谁?最后,他们又给自己评了什么军衔!
第一位将领是罗荣桓,当时他担任的职务是总干部部部长。可能了解历史朋友都知道,罗荣桓也是一位老革命家,在革命战争年代参加过毛爷爷领导的秋收起义。之后又参加了创建井冈山根据地战斗,组织部队发动群众,打 土豪、分田地,筹粮款,为扩大红军队伍作出重要贡献。并且,在今后的革命生涯中,罗荣桓一直从事我军政委工作。多年的政委工作,让他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使得罗荣桓成为我党一位杰出的政工人员。
在抗战时期,他领导过山东抗日根据地战斗,先后粉碎日军多次反围剿战争,巩固和扩大 抗日根据地作出重大贡献。请注意了,到了1945年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八路军已经发展到27万,成为我党抗战时期最大的根据地之一。之后又率部挺进东北,先后担任东北民主联军政委,东北野战军政委,第四野战军政委,成为司令员林总最得意的合作伙伴,二人共同为解放东北做出重大贡献。加上罗荣桓作为政工代表,以及他的革命战争中立下的功劳,因此在1955年,作为负责评衔的他也被授予了元帅军衔。

第二位将领是宋任穷,当时他的职务是总干部副部长,他也是从毛爷爷领导的秋收起义走出来的一位出色的将领。在我党的职位和罗帅差不多都是担任政委工作,不过,宋任穷在他的革命生涯中,先后在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二纵队政委、晋冀鲁豫任过局组织部部长、豫皖苏分局书记兼豫皖苏军区政治委员、中原局委员、华东野战军第三副政委,并且还当过安徽省主席,尤其是在渡江战役期间,他组织数十万民工日夜赶送军粮,筹集渡江船只,支援渡江战役。之后又跟着第二野战军挺进西南,为解放西南而战。
在革命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的他,在1955年,参加评衔工作同时,他自己也被授予上将军衔。之后又投入了我国国防建设工作中,并参与了研发原子弹伟大工程中。

第三位将领是徐立清,可能了解近代历史朋友都知道,这位高风亮节的徐立清将军。在1955年,徐立清将军本来是被授予了上将军衔的,但是他坚持让衔,说自己评个中将就可以了。为此,当时的彭老总,周公,罗帅都找他谈过话。认为,他是属于正兵团级别的将领,理应授予上将军衔。而且,在解放战争时期,徐立清在西北野战军也是一位出色的政工人员,为解放大西北作出重要贡献。给上将很合适,但是他坚持不要上将,最终,他被授予中将军衔。
后来红四方面军的老战友、当时担任华东军区副司令员的许世友来京开会,徐立清和他聊起了这件事,表明了不要上将军衔的态度。许世友听后紧紧握住他的手连声说:“好样的,好样的,我支持你,你是榜样。”

第四位将领是赖传珠,当时他的职务是总干部副部长,和罗帅,宋任穷,徐立清一样都是负责评衔的四位将领。我在革命战争年代,赖传珠先后历任新四军参谋长,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政委,东满军区副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四十三军政治委员,第十五兵团政治委员等职位。
此人在黄埔学生中,表现的很平凡,为何被蒋介石誉为海上苏武
说到黄埔学生,相信大家都会想到杜聿明,张灵甫,王耀武,黄维,胡琏,胡宗南等人。可能很少有人会提起毕业于黄埔一期的黄杰,虽然,他的名声不是很响亮。论抗战时期的功绩也比不上同期的杜聿明,宋希濂,陈明仁等人,包括他的学弟王耀武,邱清泉,廖耀湘,胡琏等人。不过,表现平凡的黄杰,为什么能够被蒋介石誉为海上苏武?诺哈网2023-06-01 14:02:320000四野入朝参战的名将有很多,任副司令员职位的有三位,他们是谁
诺哈网2023-05-29 20:19:570000川军五虎,两位走上起义道路,另外三虎的结局各有不同
川军五虎:并非是指川军中,五位作战最勇猛的将领,而是指民国时期,四川军阀集团的五位大佬。在近代史上,川系军阀集团绝对算是民国时期,最混乱的一个地方军阀集团。川军内部派系主要是分成武备系、速成系、保定系、军官系。而各派系的关系貌合神离、弱肉强食、拉帮结派。这样一来,也导致民国时期,川中内战不断。据统计,光川军内部爆发的大小战斗就达470余次。诺哈网2023-05-27 12:45:2500001926年,北伐军八个军的军长,就有三位是湖南人
在近代史上的国军集团,鼎盛时期,拥有的兵员数量达到500万。当然了,这个数字,只是大概,没有精确。可是你们知道吗,偌大的国军集团,一开始只拥有五个军,后来又增加了三个,共计八个军,人数约10万。10万大军,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就像是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最后发展成几百万大军。与此同时,在1926年,国军在老蒋的领导下,誓师北伐,与北洋军阀集团一争天下。当时的国军队伍也被称之为北伐军。诺哈网2023-05-27 10:37:2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