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兵团司令员是大将军衔,那么两位副司令员,又是什么军衔
第四野战军第12兵团,是由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改编而成的。新组建的12兵团下辖三个军分别为第40、第45、第46军。司令员是由萧劲光担任,政委萧华,但是没有过多久,萧华被调到其它部门工作。因此,第12兵团司令与政委的职务都由萧劲光一人担任。
在第12兵团组建后,参加过解放天津战斗,衡宝战斗,解放两湖之地。后来由于我国要组建海军,因此,第12兵团在1950年就被撤销了,因为12兵团司令员萧劲光被任命为海军首任司令员。而下辖三个军都分别调到其它的兵团。

为我国海军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萧劲光,以及他在解放战争中立下的功劳,因此,在1955年授衔时,他被授予了大将军衔。
作为昔日的第12兵团司令员萧劲光是大将军衔,那么 当时的两位副司令员,在建国后都授予了什么军衔?其实在我国部队进行改编后,每个兵团有一位正司令员,就有两位或者三位副司令员。这些副司令员同时,还兼任各军军长的职位。
就比如第12兵团第一任副司令员陈伯钧,在担任副兵团司令员同时还兼任45军军长。不过该军上任军长是黄永胜,而第45军也是由解放战争时期东北民主联军第八纵队改编过来的一支王牌军。

在陈伯钧担任12兵团副司令员之后参加了衡宝战役,广西战役,之后又担任过湖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负责清剿湘地土匪工作。其实在建国后,全国各地都还有许多国军残余士兵与当地土匪勾结,继续祸害百姓。因此,在建国初期,剿匪也是一项重要工作。在平定一方土匪后,陈伯钧被调到训练部任副部长,之后又协助刘帅开办的南京学院等工作。无论是在解放,前还是在解放后,陈伯钧都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因此,在1955年他被授予上将军衔。

第12兵团除了陈伯钧担任副司令员之外,还有一位副司令员,他就是韩先楚,同时还兼任40军军长。可能大家对这位都比较熟悉,他是第四野战军一位能征善战的猛将。可能他领导的第40军也是第12兵团战斗力最强的一支部队。其实,当时第四野战军四个兵,每一个兵团都有一支王牌军,如第13兵团拥有第38军,14兵团拥有第39军,15兵团拥有第42军。这样的搭配,很合理,确保每一个兵团都有一定的战斗力。
然而,作为12兵团的王牌军长韩先楚,在解放战争时期确实立下了汗马功劳,之后又参加了抗美援朝战役。虽说他的资历浅,但是,他立下的战功也够格授予上将军衔。因此被毛爷爷他老人家破格提拔为上将军衔。表示他在革命战争年代立下的赫赫战功。
开国中将里,有五位将领的名字很霸气,敌人一听闻风丧胆
诺哈网2023-05-29 17:58:370000三大名将用兵特点,彭总刚猛无敌,林总稳扎稳打,粟总艺高胆大
在革命战争年代,彭总,林总,粟总(司令)均是人民队伍中的顶级军事家。彭总是第一野战军的司令员,林总是第四野战军司令员,粟司令是第三野战军的副司令员。他们都是属于野战军级别的统帅,也是革命队伍中最擅长指挥大兵团作战的将领。三大名将用兵特点,是属于各有各的优势,而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彭总用兵特点刚猛无敌诺哈网2023-05-26 22:27:310000民国时期,哪个地区的军阀集团,出的大人物最多
民国是一个多事之秋,属于内忧外患。内忧战争不断,各地实力派人物为了争夺统治权,进行了疯狂厮杀,且形成以地方将领为首的军阀集团。外患是日本人,对民国虎视眈眈,无时无刻都想占领这片土地。这就是,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结束后,第一个民国时期。可见,民国并不是一个太平盛世,而是战火纷纷。特别是民国时期,盘踞全国各地的军阀集团,为了利益展开混战,史称军阀混战。诺哈网2023-05-28 20:56:240000解放战场上的四大攻坚战,是哪四个,指挥官又是谁?
#头条创作挑战赛#在解放初期,人民队伍采取的战略是防守,等到英勇的人民子弟兵,取得三大战役胜利后。我军的战略发生了改变,从之前的防守转换进攻。虽然,在三大战役之前,人民队伍采取的是防守策略。其实,在后来战役越打越顺的时候,各大战区,已经开始反攻,解放大城市。而作战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从之前的野外作战,转换攻坚战。诺哈网2023-05-27 06:40:510001辽沈战役中,国军参战的四个兵团司令员,三位被俘,一位被迫起义
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中第一个爆发的战役。地点东北,双方指挥官;国军卫立煌,杜聿明,范汉杰。东北野战军;林总,罗帅,刘亚楼。双方参战兵力国军55万(配有重武器),东北野战军70万。战役是从1948年9月12日开始,到11月2日结束,共历时52天。国军部队一溃千里,卫立煌乘坐专机离开东北,而这次参战的国军四个兵团全军覆没,没有一个人能够撤出东北。诺哈网2023-06-01 17:17:2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