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位兵团司令员,有三位是大将,其实还有两位也有资格授予大将
1949年,在全军进行整编后,各大野战军,按照数字先后整编成第一到第四野战军,外加华北野战军。这也是被后人称之为解放战争时期五大野战军。改编后的各野战军,下辖三个兵团到四个兵团,每个兵团下辖三个军。据统计,在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拥有19个兵团,不过还有三个(第21,第22,第23)兵团是在解放战争时期,由国军起义部队改编而成的。虽然,这三位兵团司令员是在解放战争中起义的国军将领,但是我党对他们一视同仁,在1955年跟着授予上将军衔的标准,也给陈明仁,董其武,陶峙岳三人授予开国上将军衔。
而作为一直跟着我党打天下的16位兵团司令员,自然在1955年也被授予上将军衔。不仅如此,其中还有三位兵团司令员授予的是大将军衔。他们分别是第二兵团司令员许光达,第四兵团司令员陈赓,第十二兵团司令员萧劲光是授予大将军衔的兵团司令员。也就是说,解放战争时期19位兵团司令员中,有三位是大将军衔,其实,在剩下的16位兵团司令员中,还有两位也有资格授予大将军衔。

第一位是第一兵团司令员王震,他是1927年加入我党的,从入党时间来看,也不算太晚。加上在土地改革时期所作出的贡献,还得到了当时毛爷爷的赞赏,因战场上表现出色,还被授予三等红星奖章。此勋章是红军时期上级专门奖励有功人员,足以可见,在那个时候王震绝对是一位出色的红军战士。
之后,在红军长征时期,又担任过红六军团的政委职位。请注意了,在长征时期,军团政委的级别已经很高了,要知道,聂帅(红一军团政委),徐海东(大将军衔),在那个时候都是军团政委级别的,由此可见,王震将军完全有资格授予大将军衔。

等到了抗战时期,王震任第120师359旅副旅长、旅长兼政治委员等职位,率部在南泥湾开荒,搞大生产运动,响应主席号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解决了八路军粮食短缺的问题,也为后来的解放战争作出了一定的贡献。要知道,抗战时期的师长都是元帅(除萧克一人外),师长下来就是旅长,而元帅下来就是大将,因此,在抗战时期担任旅长的,也有被授予大将军衔的,如386旅陈赓,三四四旅:旅长徐海东、副旅长黄克诚都是大将。这样一比较,王震至少也是有机会被授予大将军衔的。
包括在解放战争时期,他为解放大西北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包括解放新疆都是由他一手完成。然后,在1955年,王震并没有授予大将军衔,而是上将。其实,作第一野战军代表王震应该比许光达更有资格授予大将。但是,加上许是红二方面代表,又是装甲兵首任司令员,所以授予大将军衔。而大将名额总共就十位,总得有人让位,因此王震将军只能位居上将。不过还好,后来他的发展应该是19位兵团司令员中最好的一位,这也是对他一种补偿吧。

第二位是13兵团司令员程子华,他1925年就参加革命了,比王震参加革命时间还早两年,也是一位老革命家。在土地改革时期曾与大将徐海东是搭档,两人共同领导红25军走完长征之路。而在解放战争时期,程子华又是东北野战军最倚重的大将之一,担任东北野战军第二兵团司令员,当时第一兵团司令员是肖劲光,两人并称东野两大兵团司令员,成为解放东北两位骨干人员。
然后,在部队进行整编后,程子华担任13兵团司令员,成为第一个率部入关的东野部队,支援平津战役。随后又进攻两湖,参加了衡宝战役,此战也是四野大军最后一场大型会战吧。在桂系主力受挫后,程子华率领13兵团继续南下,参加解放两广战斗。
从以上战绩来看,13兵团司令员程子华绝对算是一位战功赫赫的将领。包括在土地改革时期以及解放战争时期,他的级别都是与后来被授予大将的徐海东,肖劲光相等的。因此,他也是有资格被授予大将军衔的将领。但是在建国后,他离开部队,被上级调到地方参加建设工作。因此错过了1955年授衔仪式,成为19位兵团司令员中唯一没有军衔的兵团司令员,实在遗憾。
这两位江西籍贯的将领,都参加过1962年的自卫反击战,他们都是谁
对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是指在1962年11月,我国边防军,在面对外敌的挑衅,拿起手中的武器自卫反击,因此这场战役也称之为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而敌方则称之为瓦弄之战。这场战役前后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反击敌人侵占我国的地盘,第二阶段是进攻,追歼敌军大获全胜。同时这场反击战,又分东(是指西藏方向)西(是指新疆方向)两线。所以,这场战役共有两个前线指挥官,一个是东线,一个是西线。诺哈网2023-06-01 12:01:420000民国军阀有很多,但臭名远扬,不敢起义的只有一位,他是谁?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在民国乱世,出现了很多,以地方将领为首的军事集团,简称军阀。虽然,民国时期的各地军阀,为了争夺地盘,相互之间展开了一系列战斗。但是,各地军阀集团的掌门人,都拥有一定的民族气节。就比如,不愿意为日本人做事,最后惨遭谋害的吴佩孚,还有不愿意出卖东北领土主权的张作霖,最后也惨遭谋害。尤其,是在八年抗战时期,面对外敌入侵时,全国各地的军阀集团,都投入了,这场保家卫国的战斗中。诺哈网2023-05-27 04:57:170000另类王牌国民革命军第71军,诞生于乱世,扬名于抗日战场
如果讲到国军王牌,肯定大家脑海中第一印象就会想到国军五大主力,是抗战时期装备最好,战斗力最强的五支部队,因此被称之为是国军五大主力。其实,在蒋家王朝中,除了这五支部队外,还有一支以善打恶仗而著称的王牌军,它的番号就是国民革命军第71军,名气虽然不是很大,但是战功赫赫,属于是一支国军中的另类王牌军。诺哈网2023-05-31 22:39:230000有两位将领在打仗方面,得到精谋善战林总的称赞,他们是谁?
十大元帅之一的林总,被誉为是革命战争史上,最为突出的军事家,战术家,也被公认为是十大元帅中,最擅长用兵的一位军事统帅。在林总的军旅生涯中,他创造了许多经典之战。在这些战斗中,作为精谋善战的林总,都是以最小的伤亡,换取最大的胜利。意思就是说,他从不打无把握之仗,心思非常缜密,会考虑到战争中所发生的一切意外,并做好提前应对的准备。诺哈网2023-05-26 11:40:030000揭秘解放战争时期,三场著名的阻击战,都是谁任指挥官
在革命战争年代,我军将领发明了许多经典打法,如游击战,地道战,麻雀战,夜战,运动战,围点打援等经典战法。尤其是围点打援,成为解放战争时期,歼灭敌军最有效的战法。当时我军提倡的是不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而蒋介石刚好相反,一城一池都不允许丢失。就这样,当我军将士围攻县城时,蒋介石就会派兵增援,而我军将士就在半路上设伏,打阻击。诺哈网2023-06-01 16:45:3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