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年军长是中将,师长是少将,33年后师长与军长同时晋升上将
建国后的1955年,是我国首次实行军衔制度的第一年,当时的军衔等级,分别为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然而后来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军衔等级被取消了。直到1988年才得以恢复,然而此时,也有不少开国将领在军中任职,因此,在恢复军衔制度时,有个别将领在1955年授予了军衔,到了1988年又再次授予军衔。当然了,1988年授予的军衔没有元帅与大将,而最高的军衔是上将。
比如,在1955年授予开国上将的洪学智将军,在1988年,又再次被授予了上将军衔,成为我国唯一一位六星上将。还有在57位开国中将里,也有两位被授予了上将,他们分别为秦基伟,张震。然而,在1955年授予的少将里,在1988年被授予的上将人员还是挺多的。像大家比较熟知的李德生,尤太忠,刘华清,郭林祥,向守志,王诚汉等将领,都是由开国少将,在1988年晋升上将军衔。

然后,就在1988年晋升的上将人员里,有两位上将,在改革命战争虽是上下级关系,而且在1955年授衔时,军长是中将军衔,师长是少将军衔,可是到了1988年昔日的上下级关系,同时晋升上将军衔。能够在33年以后,赶上昔日的老上级的开国将领是向守志,而曾经的上级是秦基伟。两人能够在33年以后同时晋升上将,也成为开国将领中一代佳话。
在解放战争时期,秦基伟曾经担任中原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而向守志则是第九纵26旅的旅长。在那个时候,秦基伟就是向守志的顶头上司,两人一起为解放事业而战。

在这场内战中,向守志跟随司令员秦基伟转战全国各地,先后参加豫东战役、解放郑州、还有解放战争时期最影响的淮海战役。在全军进行改编后,第九纵队改编成第十五军秦基伟任军长,向守志任44师师长一职。不久后两位将军又投入了渡江、进军华南,解放两广,解放云南等战役战斗。
当然了,在建国后,在抗美援朝战场上,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也是这两位将军在朝鲜战场上共同创造的辉煌战绩。双方血战12天,第15军全体将士顶住了敌人的猛烈进攻,为上甘岭战役最终的胜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为此,第38军被誉为是万岁军,而第15军在上甘岭战役中一战成名,被誉为是千岁军。

作为15军军长秦基伟,以及15军得力干将向守志等人,也因上甘岭战役名声大震,以及对他们后来的发展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要知道,在1955年,军长秦基伟授予中将军衔,向守志是少将军衔。但是这两位后来发展都不错,不然的话在1988年,也不可能同时晋升为上将军衔。
要知道,在1955年开国中将里,秦基伟是唯一一位担任国防部长的中将,而向守志也是我国第二炮兵首任司令员,同时还是导弹部队的奠基人,之后又担任过南京军区司令员。所以,到了1988年,这两位曾经在一起战斗过的战友,或者上下级关系,都是当时军队建设的重要人物,因此一同晋升为上将军衔。
这样一来,在1988年的上将中,就出现了,1955年军长(秦基伟)是中将,师长(向守志)是少将,33年后师长与军长同时晋升上将军衔的场景。
华东野战军12位纵队司令,不是中将就是少将,为何这两位是上将
在解放战争时期,华东野战军是由抗战时期的新四军,发展过来的一支铁马雄师。由文武双全的陈老总任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军事才华横溢的粟裕将军任副司令员兼副政委。也就是由他们二人领导的华东野战军,在解放时期的华东战场上,先后重创蒋介石的精锐部队,并取得一系列战役的胜利,打得蒋介石在华东战场上五次易帅。诺哈网2023-05-29 17:19:100000此人是谁?为何敢说;文可比贺衷寒,武可比胡宗南
黄埔军校是近代史上一所名校,为国共双方培养了无数军事人才。同时,在黄埔军校还有三位同学被誉为;黄埔三杰,他们分别是陈赓,蒋先云,贺衷寒三人。这三人各自有各自的优点,陈赓嘴巴会说,加上在东征战役中他救了蒋介石一条命,因此很受蒋介石器重。蒋先云则是军事上面很突出,只可惜牺牲得太早了。而贺衷寒在文学方面比较厉害,所以后来走上了特务系这条道路。诺哈网2023-06-01 20:40:540000逝世后,下半旗致哀的开国上将,有三位,他们是谁?
下半旗致哀,是当今世界各国通用的一种致哀方式。当某个国家的重要人物,或者为当今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逝世,都会以下半旗表示对死者的哀悼。下半旗致哀最早出现于1612年,当时,英国船长探索北美通往太平洋航道时,不幸遇难。船员们为了表示对已故船长的敬意,将桅杆旗帜下降到离旗杆的顶端有一段距离的地方,以此悼念遇难的船长。至此之后,这种致哀方式逐渐传开,被各国所采用。诺哈网2023-05-26 20:57:310000陈老总的搭档都是大将,只有一人,惨遭遇害,他是谁?
#头条创作挑战赛#陈老总是革命队伍中,比较少见的军政皆能的元帅。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在革命战争年代最为重要的解放战场上,陈老总任职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领导华东地区的解放战争。能够在解放时期,成为五大野战军司令员的将领,想必都不简单,肯定有过人之处,要不然怎么独当一面,成为野战军统帅。诺哈网2023-05-26 19:52:210000数量最多,歼敌最多,负责捍卫京师安全的,分别都是哪几个野战军
可能熟知解放战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这场战役中,我党拥有五支兵强马壮的队伍,被称之为是解放战争时期五大野战军。这五支部队都是解放战争时期的主力,同时,也为赢得这场战役的胜利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五支野战军好比就是五根手指头,有长有短,包括战斗力,部队人数,以及在解放战争时期取得的成绩,歼敌人数都不是一样的。诺哈网2023-05-31 23:20:5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