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人联手,为何还是斗不过蒋介石
在蒋介石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在平定了陈炯明叛变后,养精蓄锐,扩大实力。开始在广州誓师北伐,因此又称之为北伐军。当时蒋介石担任北伐军总司令,下辖八个军。作战计划是先搞定吴佩孚,再战孙传芳,最后收拾张作霖。以上这三家北洋军阀,算是当时实力最强的三家军阀。本来还有一家皖系军阀,但是在军阀混战中衰败,最后就剩下这三家了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位大佬。
在蒋介石领导的北伐军第一次北伐时,以上这三家并没有联合作战,而是坐山观虎斗,都希望各方和北伐军打的两败俱伤后再出手,这样一来可以一劳永逸。但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各自的小算盘都打错了。北伐军是由一群有理想的年轻人,组成的有信仰的军队,在战场上可以以一敌十。

因此,北伐军先进攻两湖,战吴佩孚的直军。因为输掉了第二次直奉大战的吴佩孚军事实力大减。在与北伐军作战过程中,节节败退。因此,武汉顺利让北伐军占领。
在击退吴佩孚后,下一个目标就是盘踞东南的孙传芳,这位也属于直系后起之秀,实力十分强大。但是孙军军纪涣散,根本不是蒋介石的北伐军对手,最后也被击退了。这时,北洋军阀们,被北伐军打醒了,他们各自打着各自的小算盘如今飞灰烟灭。开始考虑能否有实力继续对抗北伐军,能不能保住剩下的地盘。
在这样的情形下,吴佩孚,孙传芳联合推举奉系军阀张作霖为安国军总司令,一同抵抗蒋介石的北伐军。这一次战斗,史称第二次北伐战争。

在取得第一次北伐战争胜利后的蒋介石,实力大增,这时又有冯玉祥,阎锡山等地方军阀的加入,使得蒋介石的北伐军是如虎添翼。因此,蒋介石的北伐军编成第一集团军,冯玉祥的西北军编成第二集团军,阎锡山的晋军编成第三集团军,李宗仁的桂军编成第四集团军。这也是第二次北伐战争实力最强的四大集团军。
尽管,三家实力最强的北洋军阀联手组成安国军,但是这些人,最终还是没能斗过,蒋介石的北伐军。为何会这样呢?其实这一点都不能理解。临时组成的安国军并无信仰,不像北伐军是一群有信用的年轻人,走在一起闹革命。而安国军都是为了,不被北伐军歼灭,而组成的联盟,注定是不牢固的。加上,安国军内部指挥不能达到统一,有时在战场上会延误战机,这也是导致他们失败的原因之一。

还有就是北伐军,在战争中发扬长驱直入,运动歼敌,穷追猛打,速战速决,英勇顽强,连续作战的作风;审时度势,灵活运用兵力,适时转变战法,保持战争的主动权;分化瓦解敌军,这也是战胜安国军重要因素之一。
还有就是信仰,蒋介石在担任黄埔军校校长以后,自创的黄埔精神,给黄埔军带来很大的鼓舞;亲爱精诚,团结合作,卫国爱民,不怕牺牲的作风,称之为是黄埔精神。种种原因加在一起,使得三家实力最强的北洋军阀联手,都是斗不过,蒋介石的北伐军。
第四野战军名将领众多,但只有他被称赞是;一人可抵十万雄兵
诺哈网2023-06-01 02:51:070000长征途中,林总率领的红一军团,麾下三个主力师,都是谁任师长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是在1930年6月,由红6军,红4军,红12军组建而成。而时任红一军团的军团长,就是大家比较熟知的朱老总,政委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主席他老人家,参谋长是朱云卿,政治部主任是杨岳彬,刚刚成立的红一军团,也算是兵强马壮,全军上下大约两万余人,是当时红军队伍中,战斗作风最顽强的一个军团。诺哈网2023-05-28 12:57:510000陈赓将军可能不是大将中,战绩第一人,但他却创造了五个第一
讲到开国十位大将,相信大家都知道,他们都是我党,在革命战争年代,战功卓越的军事将领,为革命的胜利,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重大贡献。而要说到,在开国十位大将中,谁在革命战争年代,立下的功劳,战绩排第一。相信大家毫无疑问都会指向大将之首粟司令员,他是元帅的战功,大将的军衔,被称之为是无冕之帅。诺哈网2023-05-29 17:34:440000彭总军旅生涯中,四位军事搭档,两位英勇牺牲,两位成为开国上将
#头条创作挑战赛#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就是指开国元帅之一的彭总。可能大家都知道,彭总是一位铁血猛将,总能够在关键时刻,挑起大梁,独当一面,替毛爷爷排忧解难。彭总的军旅生涯,共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八年抗日战争,四年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在这四个不同的时期,彭总的身边都有一位得力助手。诺哈网2023-05-26 20:09:050000中原大战,蒋氏集团以一敌三,形成对峙局面,张学良入关打破僵局
在蒋介石完成北伐战争后,国家达到了形式上的统一。作为名义上的民国大佬蒋介石,也开始学习古代帝王削藩。要知道,在古代中央与地方藩王的导火索,一般都是削藩引起的,如汉景帝的削藩,引来七国之乱。明朝建文帝的削藩,直接弄丢了江山,成为亡国之君。康熙皇帝的削藩,直接导致吴三桂的叛乱。诺哈网2023-05-26 21:54:5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