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6位将领,在解放战争时期职位一样,可是授予的军衔却不一样
在解放战争时期,我党取得三大战役胜利后,将部队进行了全面整编,新整编的部队按照数字先后分为第一野战军第二野战军,第三野战军,第四野战军,华北野战军。这五支野战军是解放战争时期的主力,包括它们的司令员,在建国后的1955年都被授予了元帅军衔。所以也能看出,在解放战争时期职位一样,解放后授予的军衔自然也相同。不过也有意外,就比如在解放战争时期,有16位将领的职务当时都是一样的,他们就是解放战争时期各野战军的兵团司令员。职位虽然一样,不过在建国后的1955年授衔时,军衔却大不一样。
如华北野战军在解放战争时期,本来拥有三个兵团,后来借了两个兵团到一野,因此只剩下一个第二十兵团。当时担任司令员的是聂帅爱将杨成武将军,他在解放后授予的军衔是上将。

而第四野战军在解放战争时期,拥有四个兵团,兵团司令员分别是萧劲光,程子华,刘亚楼,邓华等四位将领。这四位都是第四野战军能征善战的名将,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别看这四人在解放战争时期职务一样,但是,在建国后授衔时军衔却不一样。可能了解历史朋友,都知道萧劲光是大将,而刘亚楼与邓华都是上将军衔,只有程子华是无军衔者。他也成为,解放战争时期16位兵团司令员中唯一一位无衔将军。
第三野战军在解放战争时,也拥有四个兵团,而这四位兵团司令员也都是陈老总的爱将,各个能征善战。他们分别是王建安,陈士榘,宋时轮,叶飞等四位将领。这四人的职位都一样,巧的是,在建国后的1955年授衔时,他们的军衔也都一样,不像第四野战军差别那么大。而三野四位兵团司令员,都是上将军衔。其实,在建国后的1955年,大多数兵团司令员职务的将领,都是授予上将军衔。

第二野战军在解放战争时期,拥有三个兵团,兵团数量,虽然比不上第三野战军与第四野战军。但是,在第三野战军三位司令员中,却有一位兵团司令员授予了大将军衔。可能了解历史的朋友都猜出来了,他就是陈赓将军。而陈锡联与杨勇两位将领,在解放战争时期,都是兵团司令员职务,但他们并不是大将军衔,而是上将军衔。
第一野战军在解放战争时期本来拥有两个兵团,但是后来又将第18兵团,第19兵团划归给第一野战军,因此,也拥有四个兵团。司令员分别是王震,许光达,杨得志,周士第等四位猛将。在第一野战军兵团司令员中,也出了一位大将他就是许光达。

要知道,在解放战争时期,四大野战军的兵团司令员中,也只有第三野战军没有出大将,其它三个野战军各出了一位大将。而杨得志,周士第,王震三位将军都是上将军衔。
别看,这16位将领,在解放战争时期职位都一样,可是,在建国后,授予的军衔却不一样,有三位兵团司令员授予了大将军衔,还有一位没有军衔,而剩下的12位领都是上将。
将星云集的大湖北,在近代史上,出了四位军事奇才
诺哈网2023-05-31 21:37:570000黄埔军校升职最快的,除了大家熟知的胡宗南以外,还有谁?
黄埔军校孙中山先生创立的,蒋介石是第一任校长,同时也是蒋介石的起家的资本,他依靠黄埔军校的学生当资本,一步步登上权力巅峰。因此,在国民革命军中只要是毕业于黄埔军校的将领,都被称之为是蒋介石的嫡系,而那些地方部队的将领都称之为是杂牌将领。诺哈网2023-06-01 01:38:27000018个集团军缩编成13个集团军,那么,被裁掉的是哪个5集团军
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军队的数量达到四五百万,后经过几次裁减整编,到了2003年人民军队只保留18个集团军(常规作战部队)。本以为18个集团军不会再被裁掉,可在2015年,又裁军30万,只保留13个集团军。这一次成功保留下来的13个集团军,在2017年都进行了重新整编,之前的集团军番号全部被取消。保留下来的13个集团军,番号从71集团军开始,至83集团军结束。诺哈网2023-05-28 17:43:220000华野尖刀,陆战虎将陶勇将军,为何后来成为海军将领
华东野战军简称华野,该野战军是在1947年,由山东野战军,华中野战军合编而成,而担任司令员的将领,就是大家比较熟知的陈老总,副司令员就是粟将军(裕)。华东地区的解放战争,也就是在这两位将帅的领导下展开。诺哈网2023-05-27 23:23:310000陈诚虽然,军事才能平平,但是为他蒋介石训练出一支优秀军队
诺哈网2023-06-01 08:06:5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