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高级将领黄维,本打算归隐,后又是如何被卷入淮海战役
黄维,江西贵溪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是国军中高级将领,也是陈诚的爱将,曾经担任过第18军军长。率部参加过淞沪会战,武汉保卫战、缅甸反攻等战斗,为抗战胜利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之后又担任54军军长,该军也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装备精良。可见,黄维在抗战时期担任过两个军的军长,都是属于国军中王牌部队。这也能看出,在国军将领中,黄维的资历还是很老的,包括蒋介石对他的信任。
不过,黄维为人比较固执,严谨,做起事来十分认真,不懂得圆滑。只要是蒋介石交给他的任务,他不管是谁,级别有多高,只要做错了事,黄维都会按规章办事,从不徇私舞弊,也因为这种性格,他得罪了不少人,与他同期的关麟征,杜聿明,俞济时与黄维都有过节。如果黄维生活在和平年代,那他肯定是一位清官,要知道,在抗战时期,许多国军高级将领一边打仗,一边发国难财。而黄维见到这种事,内心也愤愤不平,多次上奏蒋介石,但老蒋对这件事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没管太多。后来,蒋介石见黄维与许多将领都闹得不和,于是把他调到重庆统帅部任高参。

1944年,是抗战最关键的一年,当时日本人想从贵州进攻重庆。而蒋介石身边部的兵力又不多,于是在四川号召学生从军,由于这些人都是青少年,因此蒋介石把这支部队称之为青年军,而负责训练青年军的就是黄维。他主持工作一年多,培训学员达五六千人之多。在日军投降后,青年军分编为三个军。
在抗战全面取得胜利后,黄维就有着归隐打算。要知道,黄维在没有考入黄埔军校之前是一名小学教师,所以在抗日战争中,他就和妻子蔡若曙商量过。等把日本人赶跑后,就回到老家当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远离战火岁月。
可是,本来打算归隐的黄维并没能如愿以偿,主要是蒋介石不同意他的辞职。他要利用黄维帮他训练新军,为打内战做准备。所以在解放战争初期,黄维并没有上前线,一直都在后方筹备创办新制军官学校,并任校长。

假如黄维一直在后方从事教育工作,那样的话,在解放战争时期他也不会被俘虏。可惜并不是这样,他后来还是被卷入了淮海战役。在蒋介石决定以18军为基础,扩建第12兵团时,在司令员人选上。国军内部将领出现了很大的争执,陈诚推荐胡琏任12兵团司令员,可是遭到了白崇禧的反对,他认为胡琏不合适。
虽然,蒋介石一贯采取独裁手段,但是这次,他并没有一锤定音。主要原因是第12兵团归华中剿匪区白崇禧管辖,如果作为华中地区的王牌兵团司令官,与主帅不和,那损失最大的就是蒋介石,所以老蒋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

就在陈诚与白崇禧争持不下的情形下,蒋介石推举了,在后方从事军事教育工作已久的黄维担任12兵团司令员。这下陈白二人就无话可说了,因为他们都知道,黄维有资历,有战功,而且为人比较耿直。
就这样,远离前线已久的黄维又重新带兵打仗。很快淮海战役爆发了,当时作为华中地区的王牌部队第12兵团,在黄百韬兵团被包围后,蒋介石急调黄维救援黄百韬兵团。但很可惜,黄维最后救援不成,自己反被包围,成为这场战役的牺牲品,兵败被俘虏。
假如黄维没有当上第12兵团司令员的话,他也不会被卷入淮海战役,更别说被俘虏了,可能最后平平安安跟着蒋介石一起逃走吧。可见,有时候升职不一定是好事。
解放战争中,直属兵团司令员与三位军长,分别都授予了什么军衔
诺哈网2023-05-31 22:56:550000红一红二,红三军团长是元帅,那么其他几位军团长,又是什么军衔
红军时期的三大方面军,分别是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而这三个方面军的总指挥,在取得革命战争胜利后,在1955年都被授予了元帅军衔。不仅如此,包括红一军团长林总,红二军团长贺老总(同时兼任红二方面军的总指挥),红三军团长彭老总,在建国后,都是元帅军衔。诺哈网2023-05-28 12:47:360000曾经与蒋介石不和的人,却能官至一级上将的将领都有谁
蒋介石虽然说喜欢搞独裁主义,但是,作为一国的元首,蒋介石并非什么事都能如他所愿。有时候为了利益,以及相互利用的关系,不得不重用一些与他不和的国军将领。不仅如此,这些与蒋介石不和的将领,还各个位居国军中的高官。诺哈网2023-06-01 03:32:490000国军起义将领中,谁的级别最高
诺哈网2023-05-31 21:05:180000汉武帝的小舅子是万人敬仰的大英雄,大舅子是叛国者
汉武帝刘彻是继秦始皇之后,第二个百年难遇的大有为之君,文治武功堪称是千古一帝。刘彻在位期间,征战四方,向外扩张,将今广东,广西,海南,青海东部,云贵高原等地纳入汉王朝的版图。在位54年的刘彻,为扩大汉王朝的疆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不过有点小遗憾的是,刘彻的子女较少,史书有记载的,刘彻生子八个生女七个。这个比例,和朱元璋,康熙,乾隆比起来,刘彻的子孙简直少得可怜。诺哈网2023-05-27 11:03:1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