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高级将领黄维,本打算归隐,后又是如何被卷入淮海战役
黄维,江西贵溪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是国军中高级将领,也是陈诚的爱将,曾经担任过第18军军长。率部参加过淞沪会战,武汉保卫战、缅甸反攻等战斗,为抗战胜利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之后又担任54军军长,该军也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装备精良。可见,黄维在抗战时期担任过两个军的军长,都是属于国军中王牌部队。这也能看出,在国军将领中,黄维的资历还是很老的,包括蒋介石对他的信任。
不过,黄维为人比较固执,严谨,做起事来十分认真,不懂得圆滑。只要是蒋介石交给他的任务,他不管是谁,级别有多高,只要做错了事,黄维都会按规章办事,从不徇私舞弊,也因为这种性格,他得罪了不少人,与他同期的关麟征,杜聿明,俞济时与黄维都有过节。如果黄维生活在和平年代,那他肯定是一位清官,要知道,在抗战时期,许多国军高级将领一边打仗,一边发国难财。而黄维见到这种事,内心也愤愤不平,多次上奏蒋介石,但老蒋对这件事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没管太多。后来,蒋介石见黄维与许多将领都闹得不和,于是把他调到重庆统帅部任高参。

1944年,是抗战最关键的一年,当时日本人想从贵州进攻重庆。而蒋介石身边部的兵力又不多,于是在四川号召学生从军,由于这些人都是青少年,因此蒋介石把这支部队称之为青年军,而负责训练青年军的就是黄维。他主持工作一年多,培训学员达五六千人之多。在日军投降后,青年军分编为三个军。
在抗战全面取得胜利后,黄维就有着归隐打算。要知道,黄维在没有考入黄埔军校之前是一名小学教师,所以在抗日战争中,他就和妻子蔡若曙商量过。等把日本人赶跑后,就回到老家当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远离战火岁月。
可是,本来打算归隐的黄维并没能如愿以偿,主要是蒋介石不同意他的辞职。他要利用黄维帮他训练新军,为打内战做准备。所以在解放战争初期,黄维并没有上前线,一直都在后方筹备创办新制军官学校,并任校长。

假如黄维一直在后方从事教育工作,那样的话,在解放战争时期他也不会被俘虏。可惜并不是这样,他后来还是被卷入了淮海战役。在蒋介石决定以18军为基础,扩建第12兵团时,在司令员人选上。国军内部将领出现了很大的争执,陈诚推荐胡琏任12兵团司令员,可是遭到了白崇禧的反对,他认为胡琏不合适。
虽然,蒋介石一贯采取独裁手段,但是这次,他并没有一锤定音。主要原因是第12兵团归华中剿匪区白崇禧管辖,如果作为华中地区的王牌兵团司令官,与主帅不和,那损失最大的就是蒋介石,所以老蒋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

就在陈诚与白崇禧争持不下的情形下,蒋介石推举了,在后方从事军事教育工作已久的黄维担任12兵团司令员。这下陈白二人就无话可说了,因为他们都知道,黄维有资历,有战功,而且为人比较耿直。
就这样,远离前线已久的黄维又重新带兵打仗。很快淮海战役爆发了,当时作为华中地区的王牌部队第12兵团,在黄百韬兵团被包围后,蒋介石急调黄维救援黄百韬兵团。但很可惜,黄维最后救援不成,自己反被包围,成为这场战役的牺牲品,兵败被俘虏。
假如黄维没有当上第12兵团司令员的话,他也不会被卷入淮海战役,更别说被俘虏了,可能最后平平安安跟着蒋介石一起逃走吧。可见,有时候升职不一定是好事。
二野十虎将,两位在建国后授予大将军衔,只有一人享受正国级待遇
第二野战军又称中原野战军,也是解放战争中,我军比较有影响力一支部队。这支部队一直由刘,邓二人领导,后人也把他们称作为刘邓大军。虽然,第二野战军的人数规模,比不上第三野战军与第四野战军,但是,在解放战争时期,二野率先打起战略反攻第一仗。并且解放了西南,摧毁了蒋介石盘踞西南的百万兵力,为祖国统一,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诺哈网2023-06-02 08:51:320000在功德林改造的杜聿明,王耀武罕见合影照,那么站在C位的人是谁
这张照片拍摄的时间并不确定,大概应该是在1953年至1959年,这段时间内。照片中的三人,曾经都是蒋家王朝的重臣,左边的是杜聿明,右边的是王耀武。从照片中,我们不难看出,此时的他们正在劳动。从脸部表情可以看出,他们都慢慢地接受了改造,不再像是刚刚进入功德林那段时间,有抵触情绪。诺哈网2023-05-28 07:33:090000在川军高级将领中,唯一被俘虏的将领是谁,唯一被击毙的又是谁
虽然,在解放战争进行到后期时,蒋介石领导的国军败局已定。这时,有不少川军高级将领,在第二野战军进军西南后,选择与我军主动接洽,其目的就是为了起义,不想成为蒋家王朝最后的陪葬品。因此,在西南战役中,就出现了大批川军高级将领起义,各个都是官至二级上将,如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熊克武,田颂尧,王缵绪等川军高级将领,都选择了起义道路。诺哈网2023-06-01 03:13:360000此将是元帅的战功,大将的军衔,上将的资历
诺哈网2023-06-01 00:41:440000解放战争时期,第一野战军虽然人数最少,但却创造了三个第一
抗战结束后,解放战争又爆发了,这是一场内战,是蒋介石为了搞独裁发动的一场战争。虽说,当时的国军拥兵几百万,但战争一打下来,国军的部队人数是越打越少,反而我军部队人数恰好相反,是越打越多,从解放初期70万人,最好发展到几百万,就像滚雪球一样,是越滚越大,国军就像刺猬一样,越滚越少。诺哈网2023-06-01 18:02:5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