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少将中,打仗最勇猛的两位将领,都是来自第四野战军
在1955年,共有一千多名将领被授予开国少将军衔,虽说,少将军衔级别不是很高。不过就在一千多名开国少将里,却出了两位打仗最勇猛的将军,论作战之勇猛,以及在革命战争中立下的功劳,都可以与开国中将相媲美,甚至要超越。巧的是,这两位打仗最勇猛的开国少将,都是来自解放战争时期第四野战军林总麾下。
说到第四野战军,可能大家都比较熟悉,该野战军是解放战争时期,拥有人数,猛将最多的一个王牌野战军。随便说几个名字,相信大家都是耳熟能详,如东北第一猛将李天佑,韩先楚,黄永胜,李作鹏,刘震,梁兴初,胡奇才等悍将,都是来自解放战争时期的第四野战军。足以可见,第四野战军在革命战争年代,真可谓是猛将如云,也为国家培养出许多军事人才。

而在这猛将中,有两位在1955年,被授予的少将军衔。第一位是林总的爱将钟伟。他原本是东北野战军第二纵队第五师的师长,该师也是东北野战军王牌师,然而,就是因为在东北战场上钟伟率领第五师南征北战,立下不少战功。因此得到了司令员林总的欣赏,对罗政委说,这个第五师师长钟伟打仗真有两下子。
要知道,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总从来不轻易称赞他人,钟伟能够得到他的称赞,可见在行军打仗方面,确实有过人之处。后来在一次战斗中,钟伟在战场上违抗了林总军令,事后没有被受处罚,反而又受到了林总的称赞。当然了,前提是钟伟违抗军令,是赢得了此战的胜利。不然的话一样会受到处罚,这也能看出,钟伟在打仗方面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从不墨守成规。

因此,在1948年钟伟直接被林总破格提拔为十二纵队司令员,据考证,在整个四野系统中,钟伟是唯一的一个从师长直接提升为纵队司令员的猛将,在后来,部队改编后又担任49军军长。不过,在与桂系大军作战中,这位来自东北战场上的猛将钟,在青树坪战斗中迎来了他人生第一次大败仗。据说,也是因为这一次失败导致在1955年授衔时,他被授予了少将军衔。
虽说钟伟在与白崇禧军事集团中作战失败,但是,第四野战军还有一位猛将在与桂系大军作战过程中勇猛无比,他就是丁盛将军,也是少将军衔里作战最勇猛的一位悍将。可能在解放战争时期,丁盛的职位并不是很高,也没有像钟伟一样被破格提拔为纵队司令员。在解放战争快结束时,丁盛的职务是一三五师师长。不过在衡宝战役中,该师在他的带领下痛歼白崇禧精锐部队钢七军,而此战斗的胜利,被刘帅称为“腰斩七军”。从此135师成为世人皆知的王牌师,而丁盛作战勇猛也闻名天下。

可能就是因为丁盛打败了刚七军,所以在1950年,他被任命为54军军长,该军虽然成立的时间晚,但是后来却能够与38军,39军这样的王牌军齐名,这还要从抗美援朝战场上说起。
1953年6月,丁盛率领54军入朝作战,参加了包括金城战役的254次大小战斗,取得了歼敌7000余人的战绩。因此,54军也成为一支战功赫赫的王牌部队,不仅如此,回国后的54军在军长丁盛率领下,参加了平定甘肃,西藏等地方的叛乱。1962年又参加了边境自卫反击战,痛歼某国王牌师,史称“瓦弄大捷。可以说,在开国将领中,能够在解放战争胜利后,又取得如此辉煌的战绩,恐怕只有丁盛将军。
钟伟与丁盛两位猛将,都是来自解放战争时期的第四野战军,虽说他们都是少将军衔,但都是少将中的佼佼者。
抗战时期统帅部四巨头,两位来自黄埔系,另外两位来自地方系将领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作为当时中国最高长官长蒋介石,自然是这场战役的总负责人,也是中国地区最高指挥官。面对敌人的残酷的攻击,蒋介石领导的国军也是拿起手中的拳头,奋勇抵抗。并且在南京设置全国最高指挥所,主要负责指挥全国战事。也就是被外界俗称的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等称号。诺哈网2023-06-02 14:22:280001为抗战胜利,做出贡献的黄埔名将都有谁?
近代史上的三大军校,其中的黄埔军校是名气与知名度最响亮的一个。黄埔军校之所以声名远赫,第一是该军校,出了许多名将。第二是该军校的创始人中山先生,首任校长蒋介石,都是能够决定近代史上走向的关键人物。第三个原因是从黄埔军校毕业的学生,为保卫家园,抵御侵略者日寇,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诺哈网2023-05-27 12:48:040000这位开国上将,先后辅佐过两位大将,并且还得到两位大将的称赞
唐代名将郭子仪被誉为是再造大唐王朝之将,因为在安禄山发动的安史之乱后,唐玄宗李隆基被迫撤离长安,逃往四川。随后颁发讨贼命令,令天下诸侯进京勤王。而在这场平定叛乱作战过程中,郭子仪表现十分出色,成功平定叛乱,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之后又平定河中兵变有功,进封汾阳郡王,因此也被誉为是唐王朝的中兴名将。诺哈网2023-06-01 00:01:500000能够在战场上做到,威震敌胆的十位军长,都是谁?
在解放战争时期,还有后来的抗美援朝时期,我军出现了十位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军长们。要知道,在战场上能够做到威震敌胆的军长,那肯定是我军的勇猛之将。这十位军长,不仅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同时也为抗美援朝的结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了解,在战场上,威震敌胆十位军长的精彩人生。排名不分先后诺哈网2023-05-29 17:30:490000三位元帅,两位大将,两位上将的珍贵合影,还有一位来头也不小
这张珍贵合影照,是拍摄于1949年的平津战役期间。当时的历史背景是第四野战军,在取得辽沈战役胜利后,入关增援平津战役。两大野战军,在华北战场上会师后,双方高级将领,在平津战役前线指挥部,留下的珍贵合影照,也见证了,这一重要历史时刻。照片中前面三位将军,左边的是华北野战军司令员聂(帅),站在中间的是第四野战军的政委罗(帅),右边就是大名鼎鼎的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林总。诺哈网2023-05-28 02:45:2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