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位都是国军名将,都是湖南人,而最后结局又是一样的
蒋介石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军事将领,无非是来自保定军校,黄埔军校,日本士官学校,还有云南讲武堂。而只要是毕业于黄埔军校的将领,大多数后来都受到蒋介石的器重,这些人也被称之为是嫡系将领。当然了,保定军校的毕业生也有成为蒋介石心腹的,但前提必须是在黄埔军校担任过教官的保定生。像大家比较熟知的顾祝同,刘峙,陈诚等人都是在黄埔军校担任过教官的保定生。
然而,就在黄埔军校的学生中,有四位杰出的军事将领,不仅都是蒋介石麾下最倚重的王牌悍将,而且,他们四人还是同来自同一个省,并且最后的结局都一样,这实在是太巧了。要知道,在蒋介石输掉解放战争后,黄埔生将领的命运可是五花八门,有战死沙场的,也有被俘虏,有的还有跟着蒋介石一起逃走的,也有失踪的。

第一位是毕业于黄埔一期的宋希濂,他也是一位能征善战的王牌之将,号称黄埔之光。在抗战时期,担任71军军长,而这个军是是蒋介石的王牌,其中88师,87师都是清一色的德式装备。可以说在抗日战场上屡立战功,加上军长宋希濂又是一位能力出众,指挥才能出众黄埔一期生。因此在八年抗战期间,宋希濂也是屡立战功,成为这场战役的抗日英雄。然而,在解放战争时期的西南战役中,兵败被俘。
第二位是毕业于黄埔六期的廖耀湘,他算是国军中的王牌悍将吧,因军事才华出众,被蒋百里先生誉为湘军第一人。也就是说,在民国时期,作为来自湖南省的将领,廖耀湘排第一(除蔡锷将军之外)。这也能体现出,廖耀湘的军事才能,包括在抗战时期立下的功劳,就连蒋介石都称赞他为中国虎。而创建比较晚的新六军,也正是在廖耀湘的率领下,在缅北大反攻时,大杀四方。也正是因为在战场上表现出色,新六军也成为国军五大主力之一。而蒋介石对廖耀湘则是更加器重,因此在解放战争时期让他担任第九兵团司令员。不过,他的结局和学长宋希濂一样也是兵败被俘。

第三位是毕业于黄埔一期的郑洞国,他也是湖南人,同样也是蒋介石最倚重的王牌悍将。曾经参加过昆仑关战役,之后又担任过新一军首任军长,也是因为部队作战能力强,表现出色,被誉为天下第一军。该军首任军长是郑洞国,而不是孙立人。后来他升职了,军长的位子才落到了孙立人头上。尽管郑洞国打仗很厉害,但是也挽救不了国中的失败。最终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东北战场上,他镇守长春,面对东北野战军的攻势,他选择坚守阵地,拒绝投降,并且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作为军人,郑洞国绝对是一位合格军人,但是,他对蒋介石十分忠心,而蒋介石对他却未必也十分真心。
要知道,在长春战役中,郑洞国本来有机会率部突围的,可是蒋介石死活不让,让他坚守阵地,战至最后一 兵一卒。等到郑洞国没有机会再撤退时,蒋介石才下达军令,让他撤出长春,这明显不是坑人吗?不过最后郑郑洞选择了放下武器,走出长春。因此,他也受到了我军的优待,并没有成为俘虏。

第四位是陈明仁,他也是湖南人,是黄埔一期生,也是国军中的王牌悍将。同时,也是比较幸运的一位,要知道,宋希濂,廖耀湘这两位来自湖南的将领后来都成为俘虏。而郑洞国由于主动放下武器,因此受到了优待,在建国后还担任水利部参事。而陈明仁在解放战争时期,看见情况不对,就选择了起义,并且在195年还被授予开国上将军衔。虽然宋希良,廖耀湘是被俘虏了,但是后来由于表现好,积极改造都获得了释放,加入了新中国这个大家庭。
总体结局来看,国军中的四位王牌悍将,都是来自湖南,而且最后的结局都一样,那就是加入了新中国这个大家庭,一起为祖国的建设而奋斗。
没有参加淮海战役的华野三虎将,在建国后,都授予了什么军衔
诺哈网2023-06-01 02:58:500000彭帅麾下三大主力师长,一位家喻户晓,两位默默无闻
#头条创作挑战赛#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队伍迎来了一次大改编,取消了之前的军编制,缩编成师编制。意思就是说:之前的一个军改成一个师,隶属军团管辖。据统计,经过改编后的红军队伍,共拥有24个师。而这24个师直接隶属军团长管辖,根据当时的编制,一个军团大约下辖三个师到两个师之间。作为主力部队的红一军团,红三军团,红五军团是下辖三个师。诺哈网2023-05-26 18:37:2000001955年,有三位开国上将,成为大军区副司令,他们是谁?
在建国后的1955年,我国先后成立了12个大军区,从此结束了建国初期的六大军区制度。可能了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1955年能够成为12大军区司令员的将领,那基本上都是属于上将级别的开国将军。只有西藏,兰州,新疆三个军区的情况比较特殊,是由中将级别的将领担任。为何这三位中将,在1955年能够成为12大军区司令员之一呢?诺哈网2023-05-26 09:30:380000开国中将有很多,但指挥过兵团作战的只有四位,他们是谁?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1955年,共有175位战功卓越的将领,是被授予了中将军衔,后来又增加了两位,共计177位将军被称之为开国中将。这177位开国中将,多数将领都是革命战争时期的猛将,他们担任的职位基本上都是野战军的军长,政委,以及其他职位。都知道,在解放战场上担任军长级别的将领,基本上都是指挥一个军投入解放事业。诺哈网2023-05-26 11:58:480000都知道,我军五大名将是谁?如果要评选三大名将,谁会被排除在外
不用多说,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在革命战争年代,人民队伍中的五大名将都是谁?他们不仅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同时,也是我军骁勇善战之将,无论是军事指挥才能,还是战功,都名列前茅,绝对的佼佼者。这五位名将分别是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林总,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粟将军,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彭总,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帅,还有一位就是率领6万大军,在解放战场上,摧毁阎锡山军事集团的徐帅。诺哈网2023-05-28 00:03:1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