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出名枪!短小精悍的捷克“蝎式”微型冲锋枪,性能远胜乌兹
《军武次位面》作者:海东青
上一篇文章中笔者介绍了以色列乌兹冲锋枪的捷克老爹SA-23系列冲锋枪,该枪性能虽然优秀但是可惜生不逢时,诞生没多久就被VZ-58突击步枪所取代,因而藉籍无名,在SA-23系列冲锋枪的身上,其实体现的是冲锋枪这一枪种的悲剧,其诞生于一战末期,在二战中成为步兵作战主力,但是风光没几年就因为突击步枪的诞生而被取代,从步兵主力装备的位置上被一脚踢了下来。

▲捷克VZ-61蝎式冲锋枪。
但是,冲锋枪也有一些优点是突击步枪无法比拟的,在尺寸短小这一方面,冲锋枪就可以比突击步枪做到更好,毕竟突击步枪发射的是步枪子弹,不管做的再怎么短也只能这样了,苏联的AKS-74U差不多代表了短突击步枪的尺寸极限,但是枪托折叠之后长度仍然有490mm,比SA-23、标准型乌兹、M12S等冷战短冲锋枪还要长一点,而上述冲锋枪还远没有达到冲锋枪尺寸缩小的极限,部分冲锋枪极限压缩尺寸之后长度甚至可以压到300mm以内,这些微型冲锋枪凭借着尺寸优势在突击步枪统治的时代成功杀出了一片天地,而在冷战一票微型冲锋枪之中,最优秀的型号依旧是来自捷克斯洛伐克这个东欧小国,它就是VZ-61蝎式冲锋枪。
之前介绍SA-23冲锋枪时提到,冷战早期捷克斯洛伐克军方要求研制一种短小精悍的冲锋枪,由此诞生了SA-23,但是服役没几年就被VZ58取代了。但是捷克斯洛伐克军方并不死心,在50年代后期再次提出要求研制一种短小精悍到极致的微型冲锋枪,要求其尺寸重量仅比手枪略大一些,以作为飞行员、基层军官等非一线枪战人员的自卫武器,来自布尔诺兵工厂(该厂的另一个名字更为人所熟知,即CZ兵工厂)的另一位天才博士后枪械设计师米罗斯拉夫·里巴在1959年拿出了自己的设计,原型枪被称为S-59型,在经过一些列小改进之后在1961年装备部队,命名为VZ-61,绰号蝎式冲锋枪。

▲VZ-61蝎式冲锋枪。
VZ-61冲锋枪并没有采用微型冲锋枪常见的T字型布局,而是使用了传统布局,其使用自由枪机式原理,与SA-23一样采用包络式枪机,空重仅1.28kg,全长270mm(枪托折叠)/522mm(枪托展开),枪管长度115mm,发射.32ACP子弹,即7.65X17mm勃朗宁手枪弹,射速750-850发/分,使用10发或20发弹匣供弹。
单从这些数据来看,蝎式冲锋枪除了长度比较短、重量比较轻以外,似乎也没有什么神奇之处,哪怕是跟几十年前的毛瑟C96手枪全自动版本(通常称为M1932或者M712)相比也并无太多优势,子弹威力反而还不如。但是实际上,如果仔细剖析一下蝎式冲锋枪的内部结构的话,就会发现其中设计精妙之处,甚至不禁为其拍案叫绝。

▲蝎式冲锋枪的10发短弹匣是专门为了装进枪套里而设计的。
首先关于微型冲锋枪和冲锋手枪(这两者功能定位相同因此一起讨论),存在着一个致命的悖论,无论是采用冲锋枪常见的自由枪机式原理还是手枪常见的枪管短后座式原理,其都会由于全枪尺寸受限,导致自动机往复运动的行程很短,因此自动机往复运动速度非常快,这就产生一个问题,那就是全自动射击时射速快得离谱,比如说微型乌兹(Micro UZI)和MAC-10这两个西方典型的微型冲锋枪,其全自动射速都在1200发/分以上(格洛克18冲锋手枪也是一样的射速),再加上这两支冲锋枪太短了,扳机前面压根没有可供握持之处,射击的时候左手完全无处安放,这就导致这两支经典微型冲锋枪全自动射击基本没有任何精度可言,只能提供一个火力压制效果,说得不好听点就是纯粹听个响。

▲MAC-10的前方设计有一个帆布背带,设计师的用意是让左手可以抓着这个背带射击,但是实际效果证明这个设计就跟瞎子的耳朵没什么两样。
而米罗斯拉夫·里巴虽然当时作为一名枪械设计师还初出茅庐,但是也是博士后高材生,可以说是才华横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其采用了一个天才般的设计,被称之为减速器。在蝎式冲锋枪的握把内部,就暗藏着这个精妙的减速器,除了扳机阻铁以外,减速器也有一个阻铁,枪机后座到位之后,会被这个减速器阻铁挂住,枪机的后座能量传导到减速体上,减速体也开始向下后座,后座到位之后在弹簧作用下往上回弹,完成一次往复运动之后,阻铁才会释放枪机,可以简单粗暴的理解为,设计师把冲锋枪改成了半自动,然后设计了一套“机械手指”,用减速器这个“机械手指”去扣枪机,只不过这个“机械手指”能够狂暴地一秒钟扣十几次,因此打出来跟全自动一样的效果。
靠着这个精妙的减速器设计,蝎式冲锋枪硬生生在全枪尺寸只有270mm的情况下却把射速压到了750-850发/分,再加上.32ACP子弹本身后坐力也小,因此跟微型乌兹/MAC-10那种听个响冲锋枪完全不同,蝎式冲锋枪是一支可以有效控制、瞄准的实用化微型冲锋枪。

▲蝎式冲锋枪的减速器隐藏在握把里面。
正是由于蝎式冲锋枪优秀的性能,因此其随后大量装备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军官、飞行员、伞兵、特种部队等单位,捷克警方也对此枪爱不释手,同时刚好.32ACP子弹在西方也很常见,因此蝎式冲锋枪亦通过各种渠道大量出口国外,总产量达几十万支。
当然,VZ-61也并非完美无缺,其最致命的缺点还是在于那个.32ACP子弹动能仅有200多焦耳,威力实在是不敢恭维,只不过当初上面领导点名了要求用这种子弹,设计师也只能捏着鼻子了。

▲发射9X19mm子弹的VZ-68。
在VZ-61大获成功之后,设计师立刻着手研发换用其他子弹的改进型,发射.380ACP子弹(9X17MM勃朗宁短弹,动能280-300焦耳)的型号被命名为VZ-64,发射9X18mm马卡洛夫手枪弹(动能300-350焦耳)的型号为VZ-65,发射9X19mm帕拉贝鲁姆手枪弹(动能420-500焦耳)的为VZ-68,其中VZ-64长度重量不变,VZ-65长度不变空重增加到1.32kg,VZ-68长度增加至305mm/595mm,空重则是2kg。不过可惜的是,这三种枪都只造出来原型枪就不了了之了,1970年米罗斯拉夫·里巴与世长辞之后,CZ兵工厂也曾经推出过多种炒冷饭的改进型,但是无一获得巨大成功,这或许也与VZ-61这位前辈太过成功脱不了关系吧。
对越作战“光荣弹”不存在?那挂在解放军脖子里的手雷是啥?
【军武次位面】:概略北方解放军特制的光荣弹,真的存在吗?喜欢看战史特别是我军战史的小伙伴,可能都对中越战争中我军的一款武器记忆犹新——光荣弹。与其他杀敌的武器不同,这种武器是用来避免被敌人俘虏时,与敌人同归于尽时用的。有人说这种特制“光荣弹”的引信时间特别短,不到一秒钟,一拉就炸。那么,事实上真的有这种特制的“光荣弹”吗?▲胸挂光荣弹的解放军侦察兵诺哈网2023-06-09 22:59:590000老外坦言:在中国做生意得会搞关系,尊重中国人的习惯
【军武大本营】作者:fattale这里是军武大本营,和你一起分享外国网友眼中的中国。今天,跟大家聊聊一个外国网友关心的话题:外国人在中国如何创业?第一位回答的外国网友叫克里斯蒂安米勒,在北京做咨询顾问已经十年了,他讲了五点:第一:永远不要认为,在中国做生意会很容易。研究表明,大多数公司在中国都创业失败了,公司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尤其是一个对外国人非常困难的环境,想成功是不容易的。诺哈网2023-06-16 08:23:550000075首舰进行海试,距服役越来越近,中国海军战斗力获跨越提高
《军武次位面》作者:机甲888▲首艘075两栖攻击舰试航(图片来源于:网络)日前,军迷期待已久的中国国产075型两栖攻击舰的首舰,终于完成了其既定的舾装工作,并开始了其首次试航试验。而此举也标致着,中国海军离真正拥有一款全国产的两栖攻击舰的梦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此前的075两栖攻击舰还处于舾装状态,而从舾装到如今的试航,其经历的时间实际上是非常短的(图片来源于:网络)诺哈网2023-06-04 00:25:440000警惕!印度导弹射程已覆盖整个亚洲,新型洲际导弹射程超一万公里
【军武次位面】作者:风林火山近期据《印度时报》报道:印度军方于1月18日成功试射一枚烈火5导弹。从2012年开始烈火5已成功进行5次试射,成功率为100%。该导弹射程可达5000公里,打击范围覆盖中国在内的亚洲大部分地区。随后印度媒体就极力渲染称烈火5可与中国东风31比肩,印度已跻身世界洲际弹道俱乐部,那么印度烈火系列导弹究竟实力如何?真的能够比肩中国的东风31吗?诺哈网2023-06-14 04:09:400000为什么偏偏是这些中国武器,在老外那口碑逆天了?
【军武次位面】作者:杨叔五对负重轮永远不老!近代以来的一百年,中国大地上充斥着万国牌武器,有这造那造唯独很少有中国造。装备不能国产让中国人在历次对外战争中吃了很多亏,拥有国产装备也就随之成为中国人持续的念想。新中国成立后,这个愿景开始逐渐变成现实,尽管一开始还得从苏联引进,但经过多年的消化吸收后,中国有了较为完整的军工产业,搞出了不少独具特色,还能出口的“中国造”。永远的59诺哈网2023-06-14 15:29:3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