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起义将领中,他的实力最强,手握50万大军
蒋介石领导的国军集团,由于集团军内部有杂牌与嫡系之分,使得蒋介石只重用嫡系将领,而杂牌将领大多数都受到了冷落。而这样的结局也导致了,在解放战争中,蒋家王朝快要覆灭时,战场上就出现了国军将领起义的现象。其实这也不难理解,面对生死大多数人还是选择识时务者为俊杰。毕竟这是内战,不像是抗战时期投降叛变就是汉奸,这样会遗臭万年的。而解放战争时期就不一样,在国军选择起义的将领中,还有三位(陈明仁,董其武,陶峙岳)后来被授予了开国上将。
其中的陈明仁还是蒋介石的嫡系将领,包括国军一级上将程潜,唐生智都选择了起义。尤其是这位程潜,他还是国军元老级别的人物,曾经是中山先生最看重的后生之一,但是最后也背叛了三民主义。

当然了,在解放战争时期,除了以上这几位外,还有许多杂牌将领都选择了起义。而就在这些起义将领中,有一位国军起义将领的实力是最强,他在解放战争时期手握50万大军,职位是华北剿匪总司令(相当于是我军的野战军司令员级别)。
掌握50万大军也选择起义的将领,就是大家比较熟知守城名将傅作义。作为国军剿匪总司令之一的傅作义能够选择起义,实际上也是与蒋介石之间有隔阂,要知道,傅作义属于是阎锡山的晋系分支,标准的杂牌将领,虽然,任华北剿匪总司令的职务,但老蒋也是心不甘,情不愿让他担任的,因为在华北地区傅作义的势力最大,加上长期在华北地区活动,积累了一定威望,想不让他担任也难。

包括在解放战争时期华北地区的作战,傅作义也还是先后取得了一定的胜利的,应该说在军事上,先后击败过聂帅,贺老总等人,所以蒋介石还授予了他国光勋章作为奖励,请注意了,此勋章除了蒋介石本人,在国军所有将领中,只有傅作义一人获得,包括蒋介石的嫡系陈诚也没有获得此荣誉。
但是,在1948年11月爆发的平津战役中,傅作义向蒋介石提出坚守华北与敌人决战。本来蒋介石是建议他南下的,但是傅作义在华北那是响当当的人物,拥有北平王之称,他有点舍不得放弃华北大好河山。加上他对蒋介石也不是很放心,认为只要一旦离开老巢,就成了软柿子,蒋介石想怎么捏就怎么捏。于是果断拒绝了蒋介石的建议,坚守华北,但是此时辽沈战役结束,东北野战军提前入关,与华北军区野战部队联合指挥了这场平津战役。两个野战军合在一起总人数约一百三十多万,而傅作义只拥有50万大军,从人数上他就处于劣势。

所以,我党还是希望傅作义能够声明大义主动起义,但是,他也是心不甘情不愿,认为50万大军还可以抵挡一阵子。但是,我军并没有给他喘气的机会,一边打一边谈,先后解放了天津,歼灭傅作义最依赖的第35军,在军事上给予了重创,再次进行和谈,就会事半功倍。加上傅作义的女儿傅冬菊又是我党的同志,让她做父亲的工作思想工作,自然也会事半功倍。
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实力最强,手握50万大军,名震华北的傅作义,最终也选择了起义。成为解放战争时期,国军起义将领中实力最强的一位。
细说大湖南的三帅六将,分别是指哪几位开国将帅
诺哈网2023-05-31 21:56:030000解放战争时期,成就林总战神威名,这几位战将功不可没
都知道,在八年抗战胜利后不久,解放战争又爆发了,这也是近代史上一场大规模的内战,从1946年到1950年结束。在这四年的解放战争时间,蒋介石的百万大军被消灭殆尽。然而,在消灭蒋介石百万大军作战过程中,我军功劳最大,战绩最出色的有两位将领,一位是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林总,另一位是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这两位都是在解放战争时期表现最为出色的将领,并且拥有战神之称。诺哈网2023-06-01 00:00:390000在开国将军中,有两位虎将,被誉为是林总与粟司令的救火队长
#头条创作挑战赛#在解放战争时期,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林总与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被誉为是人民队伍中,最擅长指挥大兵团作战的两位将军。他们二人在解放战场上,各自指挥的经典战役,都予以重创敌军集团,有效地促进了解放战争胜利的步伐。诺哈网2023-05-27 03:43:100000哪个军团的军政参三位将领,后都成为林总彭总,刘帅麾下得力干将
在红军时期,红一方面军与红二方面军先后成立了十个军团,这十个军团都是直接归方面军指挥。如果说红军时期的方面军,是解放战争时期的野战军。那么红军时期的十大军团,就相当于解放战争时期各野战军下辖的兵团。可能大家都知道,能够担任解放战争时期的兵团司令员,政委,参谋长职务的将领,那都是十分牛掰的人物。要么拥有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要么会做政治思想工作,再者就是拥有丰富的军事理论知识。诺哈网2023-05-29 04:05:150000雄师劲旅第38军,三大军长,都成为大军区司令员,他们是谁?
第38军是由解放战争时期的东北野战军,第一纵队改编过来的。可能了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第38军那绝对是属于人民队伍中,在革命战争年代的一支主力雄师。第38军在解放时期的东北战场上,是全军最能打硬仗,恶仗的雄师劲旅。可以这样说,在解放初期的东北战场上,基本上的大战,恶战都有第一纵队的参与(也就是后来的第38军)。长期在这样环境下作战的第一纵队,自然养成了吃苦耐劳的作战风格。诺哈网2023-05-27 04:23:4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