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保定军校毕业的十位学生,日后都成为抗战时期的名将
民国时期的保定军校被誉为是名将摇篮之地。这所学校从成立到关闭前后共创办了九期,存在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和世界名校伏龙芝军事学院,英国的皇家海军学院,美国的西点军校相比较起来,显得太短暂了。然而,保定军校能够被誉为是名将摇篮之地,肯定在这九期学员中出了许多军事人才。 不是小编说大话,保定军校九期学员,每一期都是人才济济,他们日后都成为有名的军事将领,遍布全国各地,还有不少是地方军阀,可谓是桃李满天下。
而根据后来保定军校生,在抗日战争的表现,有十位保定生脱颖而出,个个都成为抗战时期的顶梁柱,因此,这十人也被誉为是保定军校十大名将。

第一位是罗卓英,他是广东人,也是民国史上著名的军事将领,同时他本人也是陈诚土木系的大将,与陈诚既是同学又是好友。而在抗战时期的罗卓英却是一位货真价实的抗战名将。抗战初期任第18军军长血战淞沪,之后又升任集团军总司令,战区副司令长官,率部浴血全国,指挥了著名的上高会战,之后又担任远征军总司令,在异国战场重创日寇。
第二位是白崇禧,他可是保定军校众多学生中的佼佼者,拥有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因此被誉为是民国的小诸葛。同时,他也是国军高级将领,又是桂系二号人物。尤其是在抗战时期,他协助蒋介石任大本营军事参谋,先后参与了抗战时期的几场大规模会战,并都提出有建议性的意见。一定程度上,给敌人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为此白崇禧也成为日寇眼中的战神人物。

第三位是薛岳,他算是保定军校众多学生中,在抗战时期表现最佳的一位。可能熟知抗战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薛岳将军在担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之后,指挥了三次长沙会战,挡住了日寇的进攻,守住了西南的大门,保护了抗战时期的大后方,为这场战役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据统计,在八年抗战时期,薛岳将军是歼敌最多的一位抗战名将,成为抗战时期的顶梁柱。
第四位是守城名将傅作义,他也是毕业于保定军校,之后又投入了阎锡山的晋系,成为晋军得力干将。后因在军阀混战中,率领部队顶住了奉系军阀张家父子的进攻,让奉军无功而返,因此傅作义赢得了守城名将之称。之后担任第35军军长,而这个军被称之为是国军中,杂牌精锐部队,战斗力强,特别是抗战时期,傅作义带领该军投入了抵抗外敌的战争中,在战场上多次重创日寇,赢得了抗战名将之称。

第五位是郝梦龄,可能他的职位没有以上四位那么高,但也是从保定军校走出来的一位抗战名将。在这场抵御外敌战斗中,郝梦龄作战勇猛,率领部队冲锋陷阵,多次在战场上打退敌军的进攻。正是因为在面对强大的日寇,郝梦龄不惧生死,敢于战斗,敢于冲锋。最后把生命奉献给国家,在战斗中英勇牺牲。而他的抗战事迹也让世人称赞,同时也赢得了国共双方共同的掉念。
第六位是李品仙,可能这位在抗战时期干了一些挖人祖坟的事情,导致名声并不是很好。不过,在抗日战争中,他一手培养的188及189两个师,成为巩固安徽不受日寇侵犯的王牌部队,并曾在台儿庄战役中取得歼敌万余人的战绩。

第七位是陈长捷,他可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将领,在八年抗战时期拥有常胜将军的美誉。在抗战初期的南口战役中,他曾率部援救汤恩伯,刘汝明,也因功升任11军军长。而在日寇直逼平型关时,阎锡山紧急让陈长捷率军星夜驰战,在鹞子沟和团城口与日寇血战12个昼夜,取得大胜,打下了敌军的嚣张气焰,成为华北地区擎天一柱的人物。
第八位是张治中,他是蒋介石的爱将,参与了东征北伐,中原大战。同时也是黄埔系骨干将领,在抗战时期任第九集团军总司令兼左翼军总司令,参与指挥了淞沪会战,之后取代何建主政湖南,不过后因文夕大火,被蒋介石撤职调离湖南,从此在抗战后方工作。

第九位是施中诚,他毕业于保定军校第九期,同时也是一位抗战名将。曾担任国军王牌第74军,第100军军长职务,在抗战快结束时,他指挥第七十四军在湘西会战中,重创敌军先头部队,使之不敢冒然西进。七十四军一时军威大振,施中诚实现了他的“歼敌御外侮,报效我山河”的誓言。
第十位是叶挺,他毕业于保定军校第六期,与顾祝同,上官云相,余汉谋等人都是同学关系,而叶挺与他们并不是一路人。这三位都是蒋介石的铁杆粉丝,而叶挺则不是,他放弃了蒋介石给他的高官厚禄,加入了我党,并参与领导南昌起义。而到了抗战时期,担任新四军军长,投入抗战事业。只可惜还未大显身手,就被蒋介石扣押,直到抗战结束叶挺将军才得以恢复自由。
抗战时期,这三位将领的职位是一样的,为何建国后级别相差很大
#头条创作挑战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出自荀子《劝学》,比喻人经过学习或教育之后,可以得到提高,常用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者后人胜过前人。在大争之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例子比比皆是。尤其是在战场上,全凭真本事,掺不得一点假,行就行,不行就会被淘汰,被超越。诺哈网2023-05-26 15:15:360000作为第二代军长,被授予中将军衔的有五位,他们都是谁?
在1949年部队进行整编后,能够担任各大野战军,军长职位的将领,都算是我军第一代军长。等到解放战争胜利后,各军的首任军长,因转到其他工作岗位,接替他们位置的将领,就可以称得上是第二代军长。据统计,在一九五五年授衔时,作为第二代军长的将领们,被授予中将军衔的有五位。诺哈网2023-05-28 03:26:200000因不愿意打内战,而被蒋介石撤职的国军将领,都有哪些
蒋介石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在成功完成北伐事业后,国家基本上算是得到了形式上的统一。但是,当时,全国各地还拥有许多拥兵自重的大军阀,他们表面归顺蒋介石,但背地里却是阳奉阴违。如西北军冯玉祥,晋绥军阎锡山,桂军李宗仁,这几家虽然与蒋介石不和,但是他们的信仰是一样的,奉新三民主义。然而此时,在中华大地上还有一支信奉马克思主义的红军部队,因此,三民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也形成了水火不容的态势。诺哈网2023-06-01 11:10:150000揭秘:哪四个王牌军的军长,是被授予了少将军衔
据统计,解放战争时期,担任王牌军长的将领,大多数都是被授予了上将,或者中将军衔。天下第一军军长贺炳炎是上将军衔,第15军军长秦基伟,第27军军长聂凤智是中将军衔。还有一个王牌军第16军军长尹先炳,他的情况比较特殊,本来也是一位战功赫赫的将军,历经了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最后授予的军衔出乎大家意外,是大校。具体什么原因,小编今天就不给大家细讲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在网上查查。诺哈网2023-05-28 21:03:270000新桂系集团有多强大,除了骁勇善战,集团军的四大名将也很牛掰
#头条创作挑战赛#桂系军阀集团,是指民国时期,由广西地方部队组成的一个地方军事集团,简称桂系。要知道,在民国史上,先后有两股军事力量,统领广西,第一支是以陆荣廷为首的桂系集团,第二支是以李宗仁为首的新桂系集团。因此,陆荣廷被称之为是旧桂系首领,李宗仁被称之为是新桂系首领。诺哈网2023-05-27 05:56:0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