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位大将,有三位是黄埔毕业生,而立功较多的大将却是自学成才
1955年有十位战功卓越的将领,被授予开国大将军衔。名单如下,依照十位大将依序为: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等十位将领,获得此军衔。假如是在和平年代,这十人能够成为大将,肯定都接受过良好的军事教育,然后在部队建功立业,一步步晋升到大将级别。而在乱世成才却是不一样的,不需要什么学历,唯一的证明就是能够在战场上立功,能够将敌人打败,这才是硬道理。正如古话所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不在乎出身,不在乎学历。

而1955年被授予的十位大将,就有好几位属于是学历低,也没有什么社会地位,还有些连军校都没有上过,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草根出身。但有一点,他们在战场上可以战胜敌人,赢得胜利,这才是关键所在,要晓得,实践是检验军人唯一标准。 说到没有上过军校的大将,那实在是太多了,如黄克诚、谭政、王树声三位大将都是文科出身的。不过在参加革命后,才开始接触军事,当然了,谭政是属于政工大将,不是独当一面的军事将。而黄克诚与王树声两位大将,曾经都是独当一面的军事将领,黄克诚将军担任过红军师长,八路军旅政委,新四军第三师长等职务,是一位军政兼优的将领。而王树声也是红军时期的一员猛将,属于是能征善战,曾担任过徐帅的副手,是红四方面军的副总指挥。包括在后来的军事生涯中,他也是独当一面的军事将领。
当然了,在这十位大将中,还有三位大将是毕业于当时著名的黄埔军校。陈赓大将就是黄埔一期生,在学校成绩优异,被评为黄埔三杰之一,深得蒋介石的器重。而在后来的军事生涯中,陈赓将军的表现也是相当的出色,成为我党在革命战争年代,最出色的军事指挥家之一。还有装甲大将许光达与公安大将罗瑞卿都是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五期,其中的许光达后来还留学苏联学习军事知识。

张云逸在广东,曾就读过广东陆军速成学校,还在旧军阀队伍中担任过旅长。虽然算不上当时有名的军校,但也学到了一些军事理论知识,多少在今后的军事生涯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海军大将萧劲光,算是一位传奇人物,就读过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苏联列宁格勒军政学院,是属于大将中的海归生,是喝过洋墨水的人物。拥有老虎称号的徐海东将军,虽然出身贫寒,文化水平也不是很高,还是在加入红军后,在组织的帮助下,被安排到直系军阀刘佐龙部学习过军事。这个,就相当于是民间军事培训班吧,连学校都算不上。然而,就是这位上过民间军事培训班的徐海东将军,在红军时期,却成为让敌人闻风丧胆的一位虎将。算得上是,十位大将中,在红军时期战绩最佳的一位。

然而,还有一位大将在解放战争年代立功最多,打仗最厉害,但却没有上过军校,而是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这属于是标准的自学成才的将领。说到这,可能熟知历史的朋友都猜到了,这位就是大将之首的粟裕将军。
在解放战争时期,粟裕将军的职位是华野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职务,先后参与指挥了许多重大战役,而每一战,都以胜利而告终。为此他也赢得了世人对他高度赞赏,称他是我军的战神。包括,陈老总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愈出愈奇,越打越妙”。还有拥有军神之称的刘帅评价他:“粟裕同志智深勇沉,非常优秀,百战百胜,有古名将之风,是我军最优秀的将领,是中国最优秀的战略家”。
解放战争时期,比较难对付的国军名将都有谁?
说起解放战争,相信大家再熟悉不过,这是一场内战,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展开的一场生死较量,赢了坐拥天下,输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后来我们都知道,这场战役的胜利,最终以我党胜利而告终。虽然蒋介石输了,但是在解放战争时期,他领导的国民革命军还是有几位名将,在这场战役中表现出色,成为比较难对付的国军名将,同时也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最强劲的对手。有他们的存在,推迟了解放战争胜利的步伐。诺哈网2023-06-01 01:33:400000此人是晋察冀分区司令员,为了个人私欲,与保姆合谋杀害结发妻子
在八年抗战时期,出了无数英雄好汉,他们为了这场战役的胜利,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俗话说得好,有英雄就有败类,在抗战时期,晋察冀第一分区司令员黄寿发,就是一位败类,可以说是丧心病狂,所做的事情,杀他100次都不为过。诺哈网2023-06-02 08:21:06000057位开国上将人员中,有两位将领的军衔是后补的,他们都是谁
我国首次实行军衔制是在1955年,后来由于某些历史原因,又取消了军衔制度,直到1988年才恢复,不过此时已经没有了元帅和大将军衔级别,只有上将,中将,少将。在1988年之前,只有1955年授予军衔的人员最多,像十位元帅,十位大将,57位开国上将都是在这一年受封的。然而,在57位开国上将人员中,有两位将领的军衔是后来补上去的。让我们接着往一起下看,哪两位开国将军的军衔是候补的?诺哈网2023-06-02 09:25:540000只拥有一个兵团的华北野战军,却走出了两位元帅,一位上将
在部队进行整编后,第二野战军拥有三个兵团,第三野战军拥有四个兵团,然而,第四野战军也是拥有四个兵团,当时的第一野战军本来是拥有两个兵团的,但是后来又从华北野战军,借了两个,这样一来,第一野战军也拥有四个兵团。被第一野战军借走了两个兵团的华北野战军,就剩下一个兵团了。作为只拥有一个兵团的华北野战军,其实力阵容也不容小视。要知道,在开国时为元帅中就有两位元帅,是来自华北野战军的。诺哈网2023-06-01 04:42:25000057位开国上将,其中有16位当过大军区司令,他们都是谁?
在建国后的1955年,共有57位开国将领,被授予了上将军衔。在这57位开国上将中,有专业带兵打仗的将军(如邓华,杨得志),也有负责后勤工作的(如杨至诚,洪学智),还有优秀的政工工作者(如王平,赖传珠,甘泗淇),也有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猛将(如李天佑,韩先楚,许世友)。他们在战争年代,都是我军的顶梁柱。诺哈网2023-05-27 20:56:1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