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惑不解!14年后俄制米-171仍是救灾主力,中国直-20去哪儿了?
【军武次位面】作者:乐乐
近日,《央视新闻》报道了大量关于西部战区直升机部队,在四川执行救灾任务的消息。在公开的视频和图片资料中,来自陆航以及空军运输搜救团的直升机,表现出了惊人的战术素养,频频出现凭借出色操作,在险要地形和恶劣区域完成任务的情况。不过,有些尴尬的是,此次军方出动的直升机群,仍然以从俄罗斯外购的米-171系列为主,甚至还包含了最近接收的米-171Sh先进型号。在2008年5月著名的米-171机群救援行动过去14年后,仍然以这款外购装备为救援主力的情况,不禁让外界有些难以置信,而在背后的真相也确实有些让人意外。

▲参与救灾的直升机部队
国产直升机的发展,是从仿制苏联米-4直升机得来的直-5开始,但这款性能一般的型号并没有什么出色表现,最终很快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而在其之后,国内又先后引进了美制“黑鹰”和俄制米-171这两款,改变了国产直升机发展历程的型号。具体来说,24架“黑鹰”在80年代初期完成交付,并很快承担起了护卫西部高原的重任。而到了90年代,米-171也很快出现在俄罗斯对中国装备出口目录中,当时国内陆航对这款由经典米-8衍生的出口型号非常感兴趣。双方很快就签下了60架米-171的订单,并在1995年前完成交付。比较有意思的是,出于降低价格和防止意外考虑,这60架米-171和24架“黑鹰”其实都是以民用名义引进的。

▲引进的美制“黑鹰”曾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当然,陆航在收到米-171之后,很快着手对其进行改装,而在两翼出现的6个火箭弹巢就是最明显的改装标志,并成为许多影视作品中的名场面。在进入21世纪后,出于“黑鹰”服役时间已经不短,需要准备后续型号的考量,国内又订购了约60架米-17V。值得注意的是,第二批60架的编号是米-17V1和米-17V5,与第一批米-171的编号略有区别。这是因为在苏联时代米-8及其出口型号就是由两家工厂生产,苏联解体后两者各自推出出口型号以获得利润,其中乌兰乌德直升机厂出口的编号是“米-171”,而喀山直升机厂出口的则是“米-17”,以示区别。

▲陆航早期引进的米-171
第二批引进的米-17V系列,实际上是专为高原使用的强化型号,在服役后的表现也确实不错,但其最著名的行动还是在2008年5月。当时,米-171、米-17V以及“黑鹰”都参加了一线救灾任务,在留给外界深刻印象的同时,也使得直升机应用受到上级重视。在2009年,陆航再次引进米-171的高原强化版米-171E,并且启动了国产直-20的研发。时至今日,国内陆航已经先后分三批采购了约150架米-171E系列,其中约100架已经完成交付。而国产直-20也在2016年前后正式开始量产,并与直-8系列的最新进化型号直-8L,组成了国产运输直升机群的核心。

▲在2008年5月表现出色的米-171机群
此次外界对米-171仍然担当主力的疑问,确切一点来说,其实就是疑问为何国产直-20、直-8L并没有出现。毕竟直-8L的体型实际上与米-171接近,而直-20更是与曾在2008年5月有杰出表现的“黑鹰”相仿,并不存在不适合执行这类任务的问题。而这个答案其实并不复杂,但解释起来却并不容易。前文之所以花费大量笔墨,来描述米-171、米-17V系列的引进和装备过程,就是想说明在进入21世纪后,这款俄制直升机在我国的应用,就已经牢牢地和高原部署结合在一起。

▲直-20已经完成了高原飞行验证试验
前后200多架米-171系列高原型号订单,以及超过20年的实际使用时间,使得国内积累了大量相关经验,在这些直升机仍然有使用寿命的情况下,陆航实际上是将大部分米-171E/米-17V,都部署在西部地区。而新生产的直-20、直-8L虽然下线速度不低,但由于早年国内在先进直升机领域的积累过于薄弱,因此这两者绝大部分都部署到了东、南方向。这种有浓郁时代烙印的格局,实际上是在目前陆航米-171机群规模不小,同时直-20、直-8L产量又没有真正达到满足全部需求的情况下,最合理的解决方式,比较好的解决了不同地域对直升机的装备需求。

▲直-8L被视为米-171系列的直接替换型号
而此次救灾区域正是在西部战区辖区,就近调动装备数量最多的米-171系列,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至于最新接收的米-171Sh,实际上在一开始爆出引进消息时,就有文献猜测应该是会装备给空军部队,以满足在实战中深入敌后搜救飞行员的需求。再加上其本来就隶属西部战区,出现在救灾现场当然没有问题。最后,这次自然灾害波及范围不大,仅西部战区下属的直升机群加上非军事组织下的救援力量,已经基本能满足需求,当然也就不需要像2008年那样,从各区调动直升机前往,最终使得直-20、直-8L没有出现在外界眼中。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直-20、直-8L并未露面,其实是一件好事。

▲不久前在长春亮相的最新米-171Sh
由于在90年代初期从俄罗斯引起了大量苏制装备,并且这种购买模式持续了很长时间,使得现阶段国产武器装备虽然取得了很大进步,很多都超过了俄制装备的最高水平,但也仍然有许多俄制装备在我军中服役。无论是出于资源充分利用,还是保证战斗力最大化考虑,这些外购装备都需要继续在我军中服役一段时间,并且会在某些情况下,成为舆论看到的主角,但这其实并不意味着其真正地位就是如此。像已经完成高原测试、并且在各个兵种中服役的国产直-20,在未来注定会有属于自己的灿烂,而米-171却只能随着时光的流逝逐渐淡去。
战五渣的中东土豪也能自己造装甲车了,外形科幻看起来有模有样的
【军武次位面】:C·C▲“野隼”轮式装甲车,可见其后部的导管螺旋桨水上推进装置(图片来源:网络)作为国际知名的防务类展会,历届阿布扎比国际防务展向来能吸引全球大多数知名军工企业携带着他们各自的新技术新产品前来参加。而在近日举行的第14届阿布扎比国际防务展上,Calidus公司就推出了他们新一代的“野隼”轮式装甲车。诺哈网2023-06-08 03:29:170000三个月花完了全年军费?俄罗斯打这一仗究竟有多烧钱?
《军武次位面》作者:血刃随着人类科学和文明的发展,战争的破坏力也在迅速飙升,如果两个体量相对差距有限的国家进行全面战争,双方不但会在短期内付出很大人员和武器损失,而且每一天的战争费用也会十分惊人。目前,俄军在乌克兰依旧没有取得彻底胜利,而乌克兰虽逐渐处于劣势,但依旧没有无条件议和的迹象,因此战争必将旷日持久。▲从罗斯托夫向顿巴斯方向集结的俄军车队诺哈网2023-06-01 02:58:540000日军万岁冲锋硬怼美军机关枪,1944年塞班岛大快人心的一幕
【军武次位面】作者:嘿瞄人类只有不断回顾过去,才能避免自己犯下曾经的错误。但是没有时光机怎么办?我们用照片带你看以前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老照片系列1944年太平洋战场关键的一年,美军对太平洋小岛塞班岛发起了进攻,7月6日塞班岛的日本守军在战败前决心发起在7日凌晨发起万岁冲锋,进攻发起后起初美军被打得措手不及,但不久美军便组织起防御依靠武器优势成功打败守军的反击,令守军损失惨重。诺哈网2023-06-14 17:19:530000美军部署新式近防系统,配备多款地空武器,防空火力大幅提升?
【军武次位面】作者:FriedrichLau据美国国防部发布的图片显示,4月23日,美陆军第10军防空与导弹防御司令部下属的第4防空团第5营C连的士兵在德国奥伯达赫斯特滕综合训练场首次使用"斯崔克"M-SHORAD(机动-短程防空)系统开展了相关训练。▲4月23日,在德国使用斯崔克M-SHORAD系统进行训练的美军士兵诺哈网2023-05-26 04:54:5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