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四期名将如云,但对蒋介石最忠心的不是张灵甫,而是李弥
想必了解近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黄埔军校前六期可以说是名将如云,特别是第一期与第四期堪称出名将质量最高的两期。比如我军在革命战争年代,打仗最厉害的林总,就是毕业于黄埔四期,还有被视为各方面条件都要优异林总的伍中豪,也是四期生。而蒋介石阵营也有不少悍将是毕业于黄埔四期的,如胡琏,刘玉章,张灵甫,谢晋元,高魁元,李弥等人都是黄埔四期生。

如此强大的阵容,唯有黄埔一期的老大哥,可以与黄埔四期相媲美。所以,用名将如云这个词来形容黄埔四期,并不夸张。而要说,在黄埔四期众学生中,蒋介石比较器重的学生,肯定是张灵甫。在抗战胜利后,张灵甫成功夺得74军军长的位子。不久后,这支部队被蒋介石调到南京,担任守卫南京的重任,因此,被外界誉为是御林军。作为军长的张灵甫,此时成为国内媒体关注的焦点。
要知道,在张灵甫夺得74军军长位子背后,还进行了一场激烈的争夺。当时,毕业于黄埔二期的李天霞,就是张灵甫最大的竞争对手。论在74军的资历,战功,李天霞都要优异张灵甫。李天霞任师长职位,张灵甫还是团长,而最后李天霞落选,张灵甫胜出。作为各方面条件都不如李天霞的张灵甫,最后能够胜出,这也让他无比高兴,他深知,这都是校长蒋介石对他的器重,所以,在接下来的解放战争时期,张灵甫只有用行动,报答校长蒋介石,成为打内战的先锋,最后,命丧孟良崮。
可能大家都觉得,张灵甫是黄埔四期学生中,对蒋介石最忠心的。其实,还有一位黄埔四期学生,比张灵甫对蒋介石还要忠心。
此人就是李弥,为何会是他,讲两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为了表示对蒋介石的忠心,李弥公然违抗陈诚的军令,事后反而得到蒋介石欣赏

陈诚是国军将领中,最得蒋介石器重的一位,加上又是蒋介石的老乡,又是黄埔系骨干人员,又是老蒋的干女婿等多重身份,让陈诚被外界誉为是小委员长。而就是这样一位位高权重人物,作为黄埔四期的李弥竟公然违抗他的军令。
这要从1932年说起,当时陈诚还是军长,李弥级别更低只是一个小小的团长。而陈诚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就以军纪涣散为理由,让李弥这个团缴械。大家都知道,陈诚备受蒋介石器重,因此纷纷放弃手中的武器,而李弥却没有,并对士兵讲,我们是蒋校长的部队,没有校长的军令,谁的话都不好使。于是他率领该团连夜逃往南昌行营求助何应钦,熊式辉等人的帮助。

到我南昌的李弥,将这件事原原本本告诉了何应钦。而何应钦又将这件事汇报给蒋介石,老蒋闻听后,并没有责怪李弥,反而夸奖他忠贞勇敢,从此,李弥给蒋介石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从这件事情也能看得出,在李弥的眼中,管你级别有多高,他只忠心校长蒋介石。
还有一件事,也体现出李弥对蒋介石的忠心。这是在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输了三大战役,丢掉南京,逃往西南继续顽抗。应该说,此时的蒋家王朝已经快要倒塌了,有许多国军将领都为了自己的前程,开始起义。而此时的李弥,另外一位黄埔生余程万都逃到了西南。两人当时手中都统领着一支部队,而余程万心生二心,想率部起义,劝说李弥一起,但遭到了李弥强烈反对。事后,他还将这件事向蒋介石报告了,而由于余程万一直犹豫不决,徘徊不定,最后被蒋介石架空。不过李弥此时依然率领第八军,在西南继续抵抗,反而受到蒋介石的嘉奖,称赞学生李弥对他最忠诚。
抗战时期,都有哪些国军名将,赢得日军称赞
一位出色的将领,不仅要赢得长官,同僚的称赞,同时还得赢得对手的赞赏这才算是真正的,合格的名将。俗话说得好,自己人夸的再多,不敌对手一句话,能够得到对手的赞赏,这才算是有真本事之人。然后,在八年抗战时期,就有四位国军名将,他们在战场上的表现,以及所作所为,赢得了对手日本人的称赞。第一位是薛岳诺哈网2023-06-01 19:05:270000戴笠遇难后,最有资格接替军统局长位置的有三位,他们都是谁?
戴笠:字雨农,生于1897年5月28日,是浙江省衢州府江山县(今衢州市江山市)保安乡人。其实,早年的戴笠仕途并不顺利,反而是处处碰壁,很不如意,就连自家的亲兄弟,都嫌弃他,整天不务正业,尽想升官发财的好事。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在大家眼中,看来是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的戴笠,直到,遇到了蒋介石,那一刻开始,命运发生了变化,就好像是伯乐遇到了千里马。诺哈网2023-05-28 02:48:090000蒋介石发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这十位将领最积极,他们都是谁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也称解放战争,这是蒋介石军事集团第三次为了所谓的清党,一统发动的第三内战。不像西方国家一个政权可以拥有两个不同的党派或者三个。而在蒋介石眼中,他的理念就是一党专政,只有三民主义才适合,刚刚取得抗战胜利的民国。就是在这难以容下其他党派的情况下,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正式爆发。诺哈网2023-05-31 22:36:490000平津战役中的四位兵团司令员,在傅作义起义后,他们的结局如何
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之中的其中一个,发生的地点在华北,当时国军华北剿匪总司令是傅作义。因此,天津战役中国军最高军事统帅也就是傅作义。这个场战役蒋介石关注的比较少,因为此时蒋介石全心全意投入了淮海战役。没有太关注平津战役,就算他想干涉,恐怕,傅作义也不会听他的。诺哈网2023-06-02 07:42:140000资历最老的开国上将,一生任劳任怨,甘愿担任副职
在1955年首次评选时,除了军功以外,那就是资历,包括对革命的贡献,这三点算是硬件条件。从而也导致了,不少开国将领,因军功卓越,但资历尚浅,也有些将领资历很老,但军功这一块有点欠火候,因此,这些人授予的军衔都不是很理想。诺哈网2023-06-01 02:17:4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