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价1800万美元!我国最新引进的米-171SH,究竟有哪些过人之处?
【军武次位面】作者:乐乐
近日,《央视新闻》关于甘孜公安24名特警,被成功救援返回安全区域的消息,引起了舆论的很大关注。而在一闪而过的视频资料中外界发现,承担将24名特警运出灾区任务的,正是我国3年前向俄罗斯采购,刚刚在年初交付,甚至还在不久前长春空军开放日上,成为焦点的米-171Sh武装运输直升机。无独有偶,米-171Sh在9月11日再度因为,搭载3名地质专家前往灾区执行任务时,由于地形恶劣选择难度很高的单轮悬停,再次成为舆论热议的对象。那么,这款在我军采购的俄制米-171系列中定位独特,又表现非常突出,并且还是罕见装备我国空军的先进直升机,究竟有着怎样的神秘之处?

▲因为单轮悬停引发关注的米-171Sh
从发展道路上来说,国内早在90年代初期就从俄罗斯引进了第一批米-171直升机(按照最终交付时间,这批米-171订单应该是在苏联解体前就已经有接触)。之后,算上同样是米-8出口序列的米-17V系列,国内先后引进了约300架米-171相关型号,特别是在2019年最后一次总计100架米-171订单,曾引起了国内舆论的很大争议。而正是在这份订单中,包含了我军引入的米-171系列中,地位最独特的米-171Sh。事实上,从90年代开始的第一批60架米-171,到2019年的另外82架米-171E,我国引起的始终是普通民用型号,其最直接的好处就是便宜和稳定。

▲国内早前引进的米-171
对于一款以运输为主的直升机来说,米-8以及其出口型号(米-17、米-171)素来以物美价廉著称。不过,在80年代经过阿富汗战争洗礼的苏联陆军,曾按照实战经验对自己装备的米-8进行加强。具体来说,就是在前机身加装装甲以抵御小口径武器、机身两侧添加对地火力以支援战斗、机身下方安装侦查设备并与机身内部火控系统连通。经过这一通升级后,米-8的战斗力直线上升,真正成为与米-24武装直升机并肩作战的优秀型号,但其制造成本以及价格也随之大幅增长。

▲引进后加上武装挂架的米-171
国内在90年代初期引入米-171时,直升机队伍的运作水平并不高,对于其武装运输的性能需求有限,最终出于现实考虑,是在引进民用型米-171之后,国内自主加装机身两侧武装挂架的方式完成升级。至于在此之外的“稳定”,并不是指性能稳定,而是说后勤维护升级和零部件供应的稳定。举个例子,在80年代国内曾购入了24架美制“黑鹰”,不过出于风险意识和控制成本,这批“黑鹰”实际上是以民用S-70的编号引入。最终在两国关系转冷后,民用名义使得西科斯基公司逐渐恢复了,对24架“黑鹰”的后备零部件供应和核心设备的升级。当时国内购入首批米-171时,和俄罗斯关系尚未明朗,采取类似措施以求稳定也就是可以理解的。当然,在验证了这种方式的成功后,后期继续引入民用版米-171也就成为传统。

▲以民用名义的引进的“黑鹰”
相比之下,米-171Sh则是绝对的军用型号,其实际上是在俄军自用的米-8AMTSh武装突击型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的出口装备,在机身装甲、发动机、旋翼、尾桨、航电、火控、电子战等领域,均有大幅度升级。如此特殊的性能,自然从加入我国军队之后就引起很大关注,并被认为将在一种非常特殊的军事行动——武装救援中大显身手。在越南战争中,美国空军和海军均屡屡出现飞行员在座机坠毁后,跳伞到对手后方的情况。为了救援这些飞行员,美军对其运输直升机进行改造,催生了第一代武装救援直升机,并逐渐成为美国空军的一大特色。而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武装救援型都以装备先进、性能全面著称,毕竟这种高危险、高收益行动值得这个价值。

▲美国空军装备的最新式HH-60W武装救援直升机
而米-171Sh虽然脱胎于性能简单的平民型号——米-8,但米-171Sh本身却算的上是米-8系列中的“高富帅”。其机身前部搭载的气象雷达、光电系统、先进座舱以及完整电子告警和干扰装置,保证了米-171Sh的优越性能。同时,机身车门和尾部跳板门也方便机身人员和轻型车辆出入,便于执行救援行动。最后,升级过的武器挂架以及尾桨、旋翼,也大幅度提高了生存能力。正是因为米-171Sh如此适合战场武装救援,因此国内才会出乎意外的引进,并装备了空军运搜团,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交付陆航部队。当然,米-171Sh在性能先进的同时,价格也相当不俗,按照2012年普通米-171E不到1200万美元的价格,米-171Sh在2019年出口到我国时,单价应该不会低于1800万美元。

▲米-171Sh的价格并不便宜
此次四川出现地质灾害时,刚刚交付不久的米-171Sh随即前往执行救援任务,其实未必没有检验其性能的考量。毕竟在多年扩张下,西部军区陆航部队的规模已经有很大提高,救援这种级别的灾难,并不需要集中全部直升机前往支援。但事实上,这架米-171Sh在刚刚结束长春亮相的情况下,随即抵达四川救灾一线。其在任务中面临的起降场地恶劣、飞行半径较远、行动速度要求高等因素,与空军希望其在实战中执行的远距离救援任务,其实是非常相似的。

▲不久前在长春开放日上亮相的米-171Sh
从这一点来说,米-171Sh表现的确实非常出色,以堪称完美的行动开始了在我军救援生涯的第一课,为后面更大规模的类似行动,奠定了基础。此外,米-171Sh确实是国内在远程武装救援领域的起点,但在其凭借成熟性能完成了开拓性任务后,实际上未来将会由规格相似的国产直-8L来发扬光大。这意味着,从90年代初期开始的30年米-171系列引进历史,预计将在米-171Sh身上正式结束。
玩挺大!男女军官在军营亲热视频被曝光,台军为何性丑闻频发?
《军武次位面》作者:紫电最近几天,台军内部又爆出了一件丑闻。2月初,根据台湾媒体报道,台军一对军官情侣在军营内“亲热”的不雅视频开始在网上广泛流传,引发了大量关注。▲不雅视频中的片段从视频中可以看出,这段视频显然是用手机自拍的,涉事的女军官披着一件迷彩作战服,衣衫不整,正与一名男性“亲热”,不仅亲热地点是连队的营房,衣服上还挂着台军第333机步旅的臂章。诺哈网2023-05-27 19:19:520002台湾为什么吃不上茶叶蛋了?10年前那个小丑竟是我自己
《军武次位面》作者:捷联初制导究竟是谁吃不起茶叶蛋?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十年前,也就是2013年的时候,一个《发现一个好玩的帖,原来台湾人是这么看我们的》的帖子引爆网络。帖子里有台北美食学院教授高志斌在2011年综艺节目上,说“大陆人民吃不起茶叶蛋”的言论,瞬间引发轩然大波。诺哈网2023-05-27 01:33:500000美军最强舰载机对决叙利亚古董战机,先进导弹命中率只有50%
【军武次位面】作者:E=mc²前些日子,在叙利亚,美制和俄制战机来了一次较量,说是较量也不合适,因为双方差距实在太大,具体是什么情况,咱们接下来仔细看看。当地时间6月18日18点43分左右,1架叙利亚政府军的苏-22M战斗轰炸机在叙利亚北部军事重镇拉卡西南处攻击了亲美武装“叙利亚民主军(SDF)”。正在附近巡逻的1架美国海军F/A-18E战机对叙战机进行了警告,在警告无效后将其击落。诺哈网2023-06-15 21:40:410000水下威慑,韩国常规潜艇成功试射潜射弹道导弹
《军武次卫面》作者:机甲888▲韩国海军“安昌浩”号常规动力潜艇日前成功进行了水下弹道导弹的发射测试(图片来源于:网络)韩国海军“安昌浩”号常规动力潜艇,前段时期成功进行了水下弹道导弹发射测试。而这一测试的成功,也让韩国以第八名的身份跨入了,拥有水下弹道导弹发射技术国家的俱乐部。▲韩国海军“安昌浩”号常规动力潜艇此前的下水仪式画面(图片来源于:网络)诺哈网2023-06-01 21:00:150000歼-20和运-20换新发动机,意义有多大?隐身战略轰炸机还会远吗?
《军武次位面》作者:血刃据央视近日报道,国产大型运输机运-20已完成了涡扇-20发动机的换装工作,这意味着该机已完成了服役后最重要的技术完善大关,更标志着该机的量产不再会因发动机受制于人而进度受阻。可以想象,运-20的性能升级和快车道量产,将可能早日推动解放军战略远程运输的发展进程。诺哈网2023-06-01 02:07:3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