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杜聿明关系要好的黄埔将领,除了邱清泉外,还有这位名将
讲到杜聿明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是黄埔一期生,因在北伐战争中,中原大战中显示出一定的指挥才能,得到了校长蒋介石的重用。让他担任国军第一个机械化团的团长,虽然只是个小小团长。但蒋介石特别看重这个团,自然而然,作为团长的杜聿明也成为蒋介石身边的红人。就像蒋介石身边的戴笠一样,级别,军衔都不高,但十分得蒋介石重用,就连国军内部高级官员,高级将领都要畏惧三分。
之后随着蒋介石,不断向它国购买武器装备,就将杜聿明这个团,扩编成一个师,部队番号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第200师,师长是杜聿明,因此,此时的杜聿明又成为国军第一个机械师的师长。而等到抗战全面爆发后,蒋介石又在第200师为基础下扩编成第五军,杜聿明担任代理军长。而这支部队也被蒋介石视为珍宝,归南京统帅部直接指挥,而杜聿明也是直接听从蒋介石的军令,不受其他人任何管制。

能够做到这一点,在黄埔一期学生中,恐怕唯有杜聿明吧。新成立的第五军,阵容十分强大,聚集了好几位能征善战的名将,如同为黄埔一期的郑洞国任荣誉一师的师长,廖耀湘参谋长,戴安澜第200师的师长,邱清泉新编第22师的师长。可能了解历史朋友都知道,以上这几位都是蒋介石黄埔系将领中,能征善战的虎将。而此时,他们都在军长杜聿明的手下效力,并且参与指挥了著名的昆仑关战役。此战是抗战以来第一次正面对碰,以国军胜利而告终的一场恶战,击毙敌军旅团长中村正雄。
而作为第五军的主力战将,有两位将领与军长杜聿明的关系最为要好。第一位肯定是邱清泉,可能大家都知道,邱清泉是国军将领中少有的全面型将才,在文武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正因如此,为人也比较高傲,谁都看不起,包括,校长蒋介石邱清泉都敢顶撞。比如在解放战争时期,邱清泉为了保存实力,看见友军被围,见死不救,最后受到了蒋介石的斥责,一气之下的邱清泉撂挑子,以生病为理由回老家了。

眼看后来,淮海大战就要爆发了,蒋介石正是用人之际,为此,派人去请邱清泉,让他赶快回军副职。可是邱清泉根本不搭理蒋介石,最后还是学长杜聿明亲自出马,这才说服了邱清泉。要知道,邱清泉年龄比杜聿明还要大一岁,但他对这位学长(杜聿明)却是十分尊重,都是以学长相称,可见二人的关系非同一般。
而除了邱清泉以外,在第五军还有一位名将,和杜聿明的关系也十分要好,他就是抗战英雄戴安澜。要知道,戴安澜就是接着杜聿明的位子往上升的,在杜聿明担任200师师长时,戴安澜就接替原来杜聿明团长的位子。在杜聿明升任第五军军长时,戴安澜就成为两百师的师长。

足以可见,杜聿明每上升一个台阶,都会想到这位学弟戴安澜,把他提拔到自己原来的职位上。也正是因为两人关系要好,导致了戴安澜牺牲的导火线。可能熟知率的朋友都知道,后来第五军参加了中国远征军,作为先头部队的戴安澜将军,率先与日寇交手,援助英军,在同古与日寇进行了一场血战。后因英美军私自撤退,导致远征军腹背受敌,陷入了孤军作战,最后,蒋介石也让杜聿明率部撤回国内。而老杜为了避开日军,选择了从野人山撤回国内,而戴安澜也接到了学长的命令,是让他向总部靠拢,然后一起从野人山撤回国内。
当时接到军令的不仅戴安澜一个师,还有孙立人的新编38师,廖耀湘的新编22师,而这两位都觉得从野人山撤回国内是下策,搞不好还要全军覆没。所以,就没有听从杜聿明军令,而是率部撤到兰姆伽,只有戴安澜一人向学长杜聿明靠拢,结果在半路上遭到敌军埋伏,戴安澜不幸中枪,后因野人山的环境恶劣,又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抗战英雄戴安澜英勇牺牲。要知道,从野人山撤回国内的国军,比在缅甸战场上牺牲的人数还要多,可见,从野人山撤回国内是下下策,这也成了杜聿明军史上一个污点。
邓华任15兵团司令员的时候,是谁接替他的位置,成为44军军长
1948年11月,原东北野战军改编成第四野战军,之前下辖的12个纵队,按照数字顺序排列。就比如第一纵队改称第38军,以此类推,到了第12纵队,部队番号应该就是第49军。新成立的第四野战军,由于我军总部督促快速入关作战,暂时下属的12个主力部队,只编成了两个兵团,其余部队还没来得及调整,就匆匆入关,投入平津战役。诺哈网2023-05-27 17:48:540000在57位开国上将中,都有哪些上将!是在野战军司令部任职
在解放后的1955年,共有55位,战功卓越的将军被授予了上将军衔,加上1956年~1958年授予的两位将军,恰好共计57位开国上将。在这57位开国上将中,多数将领在解放时期,都是担任五大野战军下辖的兵团司令员。诺哈网2023-05-27 15:29:300000为何讲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最艰苦的一场大决战
诺哈网2023-05-29 20:39:490000淮海大战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不是杜聿明的近卫军,而是这支军团
诺哈网2023-05-31 23:45:270000二野十虎将,两位在建国后授予大将军衔,只有一人享受正国级待遇
第二野战军又称中原野战军,也是解放战争中,我军比较有影响力一支部队。这支部队一直由刘,邓二人领导,后人也把他们称作为刘邓大军。虽然,第二野战军的人数规模,比不上第三野战军与第四野战军,但是,在解放战争时期,二野率先打起战略反攻第一仗。并且解放了西南,摧毁了蒋介石盘踞西南的百万兵力,为祖国统一,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诺哈网2023-06-02 08:51:3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