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500000001

前言

洞,是一种极普通的现象,任何人在一天之中,不知可以接触多少大大小小、形状不同、深浅不同、形成原因不同的洞,绝无可能一个人一天之中,见不到一个洞。

可是,是不是留意过,洞是一种十分奇特的现象!洞,永远只有“一个洞”,而没有“半个洞”。如果将一个洞分成两半,那不是两个半个洞,而是两个洞。

在地上掘一个洞,人人可以做得到,但是在地上弄出半个洞来,却没有人可以做得到,因为“半个洞”这种现象,根本不存在。

洞不能被分割,这个情形,和生长中的细胞,差堪相拟。

生长中的细胞,分裂了,并不是分裂成两半,而是分裂成两个,两个再分裂,就变四个,四个变八个,八个变十六个,一直分裂下去,以几何级数增长,速度惊人,此所以一个精子和一个卵子的结合,在短短三百天,就可以变成一个组织结构复杂到极点的人体。而这个人体又会不断成长,等到骨骼、肌肉等等结构进一步成熟,一个成长的人,几乎可以做出任何事情来。

天是什么呢?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对天的了解,就是包围着地球的大气层,在视觉上,形成云层,蔚蓝色的天空,那就是天。

大气层,又可垂直地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和外大气层等等。整个大气层,在人类而言,高不可攀。天高地厚,一直是一种极度的形容词,但是天高若和地厚相比较,相去甚远。在比较上而言,如果把地球缩小,成为一只苹果那样大小,那么,大气层

也就是天的厚度,只不过和苹果外面的那层薄皮差不多。所以,天实在不是很高,很容易突破,飞行工具要穿出大气层,十分轻而易举。

天可以轻易被突破,由先民对不可测的天建立起来的那种天是神圣的观念,自然也开始动摇,不再存在。

天既然那么薄,而且它的组成部分,全是气体。气体由于分子与分子之间的密度十分稀疏,所以对气体覆盖之下的物体,没有任何保护能力。再加上它又薄如一只苹果的皮,保护力自然更弱。

但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还是无法想像,如果天上忽然出现了一个洞。会是什么样的情景。

天如果穿了一个洞,会怎么样?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会使地球上的生物毁灭吗?

中国神话中有共公头触不周山,令得天上出现了一个洞的传说,一个人首蛇身的叫作女蜗的怪物,炼了许多石头,把穿洞的天补起来。所有的神话都极其笼统,没有细节。女蜗炼石,怎么炼法?用什么来炼?石头在炼过了之后,变成了什么形态?石头和天,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形态,为什么石头炼过了,就可以去补天上的破洞?这种种问题,神话皆不交代,也没有人问,问了,也不会有答案。

天出现一个洞,根本很难设想,由于气体的流动性大,就算什么地方出现了一个洞,洞附近的气体,自然会立刻补上,根本不必去炼什么石来补。

唯一的可能,就是有一根极长的管子,自大气层之外,插了进来,一直插到了地面,那么,天上就会有一个视乎管子大小的洞。

这种设想,也没有意义。好,不去想它,且来看看动物的眼睛。

人的思想,完全不受限制,可以在各种题材之中自由来往,不想洞,不想天,不想天上有一个洞,可以想动物的眼睛。

动物的眼睛,是一个极其奇妙的组织,以人的眼睛为例,通过眼睛,可以使人看到东西。可是根据眼睛的组织,光线进入、折射、聚焦的一连串过程,眼睛所捕捉到的形象,应该是倒转过来的,但是事实上,人眼所看到的东西,却并不倒转。

科学家告诉我们,经过脑神经扭转,使倒转的形象变成正的,这似乎又不是眼睛组织的功能,而是脑组织的功能了。

眼睛组织的功能,必须和脑组织的功能结合,才能看到东西。所以,就产生了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每一个人的眼睛组织一样,每一个人看同样的东西,得到的形象是不是完全一样?

答案应该是:不一样。

因为每一个人的脑组织活动不一样,眼睛组织尽管相同,但是脑组织活动不一样,十个人看一样同样的东西,得出的形象是十个不同的形象。

而且,各自得出的不同形象,都只有自己可以知道,旁人无法知道,因为人类的语言文字,无法绝对精确地把看到的形象形容出来,所以,一个人看到的形象,只有他自己可以知道,旁人最多只能知道一个大概,不可能完全知道。

从这种现象,可以引申出一个更有趣的问题来,除了人之外,其他动物眼中看出来的东西是怎样的?

一只苹果,在人的眼中看出来,是大家所熟悉的一只苹果;在毛虫的眼中看出来,是什么样子?

一只苹果,在鹅的眼睛之中看出来,是怎样的?很多昆虫有复眼,在昆虫的复眼中看出来,是什么样的?在鱼的眼睛中看出来,又是什么样的?

这个问题,除了毛虫、昆虫、鹅、鱼之外,也没有别的动物可以代替回答,那些动物都无法和人作语言文字上的沟通,所以人类也根本不可能知道。

有些科学家以为这个问题是可以回答,有的用了精巧的摄影设备,拍摄出昆虫复眼看出来的东西,但那全不可靠,因为摄影机是摄影机,昆虫的眼睛是昆虫的眼睛,有相同之处,但必然不完全相同,所以,看出来的形象,也必然不同。

似乎从来没有一个故事的开始,有那么长的言不及义的前言。不过那些上天入地的胡思乱想,多少也和这个故事有点关系。

而且,经常有很多人问:你那么多古怪的想法,从哪里来的?

那些话也可以使问问题的人明白,日常生活中一种最普通的现象,只要肯去想,引申开去,不知道可以有多少古怪的念头产生出来,简直无穷无尽。

还是说故事吧。

同类推荐
  • 失踪新娘
  • 两生
  • 报恩剑
  • 奇士传

    奇士传

    上官鼎《奇士传》作者: 上官鼎 类别:武侠全集 状态:已完结二十年前,太昭堡喋血,翠湖夜断剑,结下深仇,侠女复仇未遂,却与仇人春风一度,珠胎暗结……二十年后,青年赵子原仗剑寻仇,正值武林黑白两道争雄,殊死相捕;清军又屯兵关外,觊觎中原,大明江山内忧外患,风雨飘摇。赵子原侠肝义胆,身挟家仇国恨,在江湖惊风骇浪中历尽艰险,迭遇奇人,学成一身盖世神功。孰料大明江山气数已尽,本非木能支;而面对的仇人,竟又是自己生身之父……赵子原情恨难了,恩怨难平,只有喟然长叹。
  • 寂寞高手
热门推荐
  • 十地神功

    十地神功

    奉天玉大和尚尘缘未了,为重整霸业,拿出当年的藏宝图,神功在身,重现江湖……为剿灭“乱贼”,朝廷派出“朱砂掌”尤天豹等大内八大高手,纠集武林奇人异士,蜂拥扑来,一场功智竞斗的血腥大搏杀拉开了帏幕……出身低微,质朴憨厚的龙扬,出于本能和正义,以半技之功,几经奇险,陷入毁胎碎骨之境,受尽洗髓伐毛之苦,但他却因祸得福,练就盖世奇功,成为朝廷鹰犬的克星……事也奇,情也奇,朝思暮想的佳人终离去,情爱绵绵何时尽……
  • 巨龙
  • 笑解金刀
  • 催命情圣
  • 人世间
  • 笔不花

    笔不花

    梁羽生《笔不花》作者: 梁羽生 类别:武侠全集 状态:已完结“笔花”的出典,来自李白梦笔生花的故事,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条:“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瞻逸,名闻天下”,清代才女邱心如的弹词作品即命名为《笔生花》。本书集名“笔不花”为作者一种谦虚的说法。作者国学功底深厚,文史修养笃实,既记武侠因缘、师友轶事、史论典籍,又有谈诗品联、云游记趣、棋人棋事,彰显武侠世界之外的梁羽生之性情与志趣。
  • 木炭
  • 七剑下天山
  • 酆都玉女

    酆都玉女

    “酆都”,虽然是四川省的一个县名,但早年盛行迷信,都把它当作“魂域”代称,是相当可怕的名词!“玉女”呢,则只要一看这两个字,便仿佛眼前出现了位娇媚绝世,清雅脱俗的妙龄女郎!那么,以这“可怕名词”与“可爱字眼”联合组成的“酆都玉女”,是个甚么样的故事呢?最肤浅与最直觉的解释,往往近于事实,那就是个既可爱而又可怕的故事!是的,可怕,相当可怕,这故事一开始就有点鬼气森森,慑人心魄。鬼气离不开黑夜,如今的时刻,正是深夜三更,这里是四外都满布坟冢的一座小庙。
  • 霸枪艳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