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4300000001

卷前絮语

滇王古墓中有一幅神奇的《青铜女魔图》。塑造的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厮杀实境:在版纳密林空地。滇王戴盔披甲,指挥百名手执剑、矛、戈、钺的武士,围杀一男一女,男的是一异国英俊青年,伤痕累累,倒在女的怀中。女子左手环抱男青年,右手执金羽盘龙宝剑,腾身空中,神情如疯如魔。一条巨蟒从林中窜出,直驰战场。铜器上刻有两个篆字:女魔!

自《青铜女魔传》首卷刊出后,不少读者诸君投函,对长久湮埋地下的青铜女魔群塑引起了浓厚的兴趣,欲求其详。

就我能力和条件来说,为这部长篇传奇搜求遗编佚籍已是问题颇多,力难从心,文史考古,则谈何容易。绿烟琐窗,文思苍凉,有传真写梦之豪气,无掷笔堪惊之才力,唯抱撼负疚而已。

但万喙敦促,盛意感人,十分惭惶地将我所收藏的关于部分青铜女魔群塑的资料呈献关心本书的读者,并就教于专家。

“考古工作者曾在滇池东岸晋宁县石寨山进行考古发掘,开始发掘出两座西汉前期的墓葬,出土的器物很特殊,带有浓厚的少数民族色彩,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嗣后,考古队组织对石寨山墓葬群的大规模发掘,经过艰苦掘探,在对一座田野编码6号的大规模古墓进行清理中,挖出一层层淤土,大量的铜器、金银器、玉石器逐渐在人们眼前展示出来。当将要清理到棺底时,突然在随葬物中闪现着一枚亮铮铮的金印。考古队长亲自将它拾起,拂去尘土,发现上面清晰地刻着四个篆字:‘滇王之印’。顷刻之间,发掘工地上爆发了一片欢呼声,人们奔走相告:千古传闻的神秘古墓被找到了!

滇族是战国到西汉前期居住在云南滇池地区的一个民族,他们的事迹只在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中有着简略的记载:滇乃西南夷之一种,居于夜郎之西。楚威王时,楚将庄蹻率兵征服滇池,然因秦夺楚之巴郡及黔中,断归路,庄跷蹻无法回楚,于是自称滇王。汉代之后,滇族即在历史上无据可考,成为千古疑案。现在由于滇王金印的重现,印证了《史记》记载的正确,断定石寨山是滇王葬地。

在石寨山滇王室墓地发现各种珍贵文物4000余件,其中最特异珍贵而又神秘的文物就是用青铜塑铸的青铜女魔群塑——《青铜女魔图》。”

滇族创造了富有特征的辉煌的青铜文化,同时渗透着各民族文化多元、复杂的因素,自然他们的始祖更要追溯到战国时期,并有着亲缘关系。由于当代考古学、民族学、历史学工作者搜求甚力,被浩瀚的历史长河湮没无闻的滇王国再度显示在世人面前,令人喟叹。

本书是一部有史可循而无据可考的武林传奇小说。对于文中的史料和技击的源流,借重了有关资料。技击之说,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自汉代方有“武艺”一词。“武术”说则最早见于南朝,而武术套路随时代变迁而变化多端,至今并无徒手、器械各种套路总谱。我国武术是一座伟大的宝厍,正待武林志士能人挖掘整理。本书属艺术创作范畴,以塑造文学人物为其正宗,故在时空关系上作了了些技术性处理。同时考虑到读者对武术概念的普遍理解,亦在武术的描写方面进行了调整。祈望亲爱的读者诸君鉴谅,并在此致以谢忱。

同类推荐
  • 非人协会
  • 铁莲花
  • 逐鹿中原

    逐鹿中原

    二月初五,晨。玉堂城。十八匹快马,十八个头扎着黑布巾的红衣大汉,每人都悬佩着一把没有鞘的金柄大刀,冲出城外。杀气腾腾的杀人好手都岀了城,他们又准备去杀谁?城里的商号,已有一大半悄悄的关上了门,连胆子很大的卖酒老六,都不想做买卖了。才启市,又关门,当然是一件很没趣的事。但这总比给那些亡命之徒杀进店里好得多。这十八个杀人好手,都是甘一拜的手下。甘一拜是参商,转门打家劫舍的参商。他吃富商,也吃强盗。
  • 英雄手段

    英雄手段

    在一档杂耍摊前,四周都围满了人,卖艺的人是一老一少,玩的把戏是”闭目侧跳火圈子”,那火熊熊的圈环上还镶着十二口锋利无比的尖刀,倘若一个弄不好,立时就是穿胸洞腹之灾。但跳火圈子的青衣少年也真有一手,虽然他闭着眼睛,而且又是从后面倒仰着身子飞跃出去,但他的去势还是既快且准,一下子就过了火圈,这还不算,他刚钻过来,脚尖甫落地上,又再次倒仰着身子飞回过去,如是者一连穿火圈八次,简直是用自己的性命来开玩笑。当他第八次跳过火圈,气定神闲地停立不动时,人群立刻响起热烈的喝采和鼓掌声。
  • 血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