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600000745

第一百九十五章 分出念头炼秘宝

上清神霄界,天枢峰,天涯海角楼。

明轻月和谢方伟渡过第三次天劫已有百年,都稳固了境界,正在修炼仙术,故而由他们镇守宗门。

当那种周围只余黑白二色,像是时光被剥离的感觉消失以后,两人是相视一笑,明白石轩已经渡过了天人第四衰,成为天君里面最高阶的存在,仅次于大道化身的道祖和无衰无劫的道君,在附近无数大千世界里面也是首屈一指。

明轻月秀发随意披着,在如缎黑色中有着两只小巧可爱的龙角伸出,其上那些玄奥神秘的符篆已经完全融入本身,再也看不到,只是凝神看去,会有水波荡漾的感觉产生,既像是星河,又像是时光,她看着天玑峰方向,泛起由衷的笑容:“仅仅三十七年就渡过寿元之衰的三劫大能,在诸天万界也不算多,而且泰半是剑出无悔的剑修,当年一同入门时,我是完全没想过石轩会如此的勇猛精进,实乃上古以来,禹余天中第一人。”

谢方伟温和悠然,没有半点对于第四次天劫的担心,一则刚刚才渡过九火焚心劫,距离九霄神雷劫尚远,二则能走到这一步的真人,哪位会对自己没有信心,而且这两千多年内,他是结合《神霄洞真得道宝经》印证着自家功法,收获良多,其呵呵一笑:“若非石师弟一路走来,杀戮不重,我都要以为是另外一位玉景道人了。”

石轩不是剑修,玉景道人同样不是剑修,石轩有灭仙、灭世、灭法三口飞剑,玉景道友同样有着诛、绝、陷、戳四口飞剑,而且同样的突飞猛进,同样的出身禹余天人族。由不得人不拿来做比较。但比起千般恩怨、万般敌人,我自一剑斩杀的玉景道人,石轩少了那种睥睨虚空、一切皆可斩之的气魄。当然,此乃根本功法、心性不同带来的差别,无关紧要。

“而且由于宙光钟爆发。节省了不少时光,石轩到四劫天君花费的时间,是要少于玉景道人。”明轻月笑着应和。

谢方伟点点头,看着天涯海角楼入口打趣道:“昔年本门十六代弟子中,我算是入门早的,如今石轩只差一步,成为无衰无劫的道君,我则是差一步成就天人,同样是差一步。可却天差地别。”

“但我接下来面对的道心之衰,可比九霄神雷劫难多了。”石轩微笑走了进来,一身青袍如故。身周有道道时光涟漪散开。带出一种梦幻之感,乃操纵时光之能未曾熟练。无法完全收敛产生的。

明轻月、谢方伟齐声道:“恭喜石真君渡过寿元之衰,距离无衰无劫、真正长生久视只差一步。”

两人声音中有着浓浓的喜悦,和由石轩刚才之话带来的担心,四劫天君很少,整个虚空宇宙不足一万之数,但半步金仙更加之少,不到九百,而且很大一部分半步金仙是洪荒、太古、上古就存在的,日积月累之下,方才有这个数量,哪怕算上那些死于大道之争的半步金仙,四劫天君到半步金仙的比例也是低得吓人,可想而知其艰难和恐怖。

明轻月和谢方伟都是入门前后就认识了石轩,交情深厚,岂会没有担心。

石轩随意盘腿而坐,在两人面前,自己无需讲究:“道心之衰,起于青萍之末,难以把握,难以察觉,我只能时时三省本心,这一关,没什么机缘可言,没有什么奇遇能够抵消,从这方面讲,确实能与成就元神的难关,相提并论了。”

《宝录》上对于道心之衰的记载就这么多,石轩时常揣摩,却一头雾水,面对明轻月、谢方伟这种可以放下许多戒备的好友,自然随口说了起来,“好在道心之衰虽然飘渺难测,但从诸多典籍记载来看,至少前面千年,是不怕其降临的,你们暂时无需担心,呵呵,说起来,我们十六代弟子中,有一位天君,两位真人,远远胜过其他代弟子。”

道心之衰的降临,从来不是自家能够引发的,实在难以提前准备,即使被沈沉溪《万劫不灭得道宝经》上所载的“天人第五衰”攻击引发,也是不行,因为那样属于真正爆发、积重难返的阶段,而不是前面衰劫之力侵袭心神的部分,靠它来确定道心之衰的降临,那是自寻死路。

《宝录》在道心之衰上,记载有一件秘宝“道德经”,与本身气息相合后,会在衰劫真正爆发的瞬间,引动心神,让石轩产生刹那的清醒,至于之后,所有渡过道心之衰的道君、道祖就从来未曾提及,甚至连在寿元之衰后,该如何磨砺道心都是隐而不谈,似乎一旦被知道其内容,要么修士本人会产生知见障,要么衰劫会发生恐怖变化,比原来更加艰难。

关于这一点,玉婆婆曾经对石轩说过:“曾经有一位四劫天君,偶然之下,得到一位陨落道君留下的随笔,里面隐含了几句道心之衰的内容,于是自以为找到了关键,一直小心谨慎地磨砺着道心,可道心之衰却诡异地没有降临,直到他在一万年后坐化在静室内,才恍然大悟,原来那谨慎、那小心,就是自家道心之衰的表现,所以我如果告诉了你,那反而是在害你,而且我转世之后,要经历的道心之衰,可比你艰难不少。”

转世修炼,并不是就一帆风顺的,否则不知有多少道祖、道君会选择转世,只有真正大毅力、大决断、大智慧的,才能不畏惧这些,非是绝顶不凌云。

而在两百多年前,知道了生死道祖插手此事后,玉婆婆早有预料般地叹了口气:“道祖威能,远超你的想象,若非你有九幽一行,通过了生死道祖的考验,你的秘密早就保守不住了,这才是我所言的你与九幽有关的一劫,不依仗于此,根本无法渡过,说起来,当时我恐怕也是受到了生死道祖暗中的影响,才会算得出这些。三灾三劫,你已经渡过,至于之后还有什么灾劫,就非我之能可以算出。”

对于五行道祖孔极究竟有什么打算,诸天道祖、佛祖都看不出来,玉婆婆自然也想不出个所以然,只是肯定五行和阴阳非是相反道种,另外她笑着提点了一句:“赤帝,从其名号就能看出,修炼的乃是火行功法,呵呵,他的‘焚界真火’以往可是号称诸火第一,这样的人物,在后天火之大道上能突得奇遇,明了火之真意,如果不是真正的偶然,那诸天万界中,谁有这样的手笔?”

“五行道祖。”石轩当时默默说出了这四个字,后天火之大道、四象大道,都还没有被人相合,“老孔雀究竟在打什么主意?”

诸多回忆念头闪过之中,石轩听到明轻月笑着回答:“若没有石轩你,我们这十六代弟子与后面几代,也没什么优势,光是你家徒弟,就有两位三劫阳神真人,对了,你千年之后是准备外出游历吗?那得小心一些,不知多少人觊觎着九幽之事。”

“我观典籍记载,那些道君、道祖们,有的是外出游历、磨砺道心中渡过衰劫,有的是寸步不离宗门,可依然成就半步金仙,道心之衰真是诡异莫名。”谢方伟附和道,九幽之事,牵涉甚广,不知有多少大人物在盯着。

石轩笑道:“无妨,他们还不敢亲自出手,毕竟要担心是否乃生死道祖引蛇出洞的手段,越是真正长生久视的人物,在这上面就越会小心谨慎,否则一着不慎,不知多少年道行就会毁于一旦,至于间接试探,那危险会小很多。”

当时左圣帝袍可是在自己占尽优势的情况下,主动出手的,哪怕石轩自己,也不知道生死道祖做何打算,是想先引蛇出洞、排除隐患,再杀掉寂灭道祖,然后才行转世之事,还是已经转世,诸般事情准备妥当,在混淆寂灭道祖视听,所以更不论其他不知生死簿在自家心神内有过投影的大人物了。

又寒暄了片刻,石轩返回天玑峰开始修炼“虚空开辟”这观想法门,同时分出念头去炼制“道德经”需要的“顿悟气息”,不过离开天涯海角楼之前,石轩是若有所思地对明轻月道:“轻月,等你将仙术修炼上来,不妨去西荒外围深处一趟。”

明轻月很是奇怪,但见石轩不肯明说,估摸着乃其推算出来的天机,于是微笑点了点头。

…………

珍宝之地,云流城中,铁剑门。

向宝作为初入门的弟子,除了基本练气之法外,有资格在典籍楼中挑选一门剑法。

“给我一块下品灵石,我可以指点你一二,免得你挑到不如他人的剑法。”守着典籍楼的资深弟子毫不避讳地伸出手。

向宝乃十岁出头的小孩,又是贫苦人家出身,除了入门时发的一块下品灵石,那是身无长物,加上性格倔强,故而坚定了摇了摇头:“没有。”

“那你自己挑吧,穷光蛋。”资深弟子讽刺地道了一句,铁剑门以剑为号,收集的剑法是数不胜数,同时他心中念头悄悄一动,将那门除了陶祖师外,再无人练成,从真传变成了一般弟子可学的剑法移了出来。

向宝不以为意,在典籍楼中找了许久,忽然眼前一亮,因为有一门剑法是单独放置的,名字也颇为响亮和充满仙气,《仙授群星剑》!

同类推荐
  • 三寸人间

    三寸人间

    举头三尺无神明,掌心三寸是人间。这是耳根继《仙逆》《求魔》《我欲封天》《一念永恒》后,创作的第五部长篇小说《三寸人间》。
  • 惟我独仙

    惟我独仙

    天上地下,惟我独仙!神州大地,西域边陲,因最好的朋友相讥,他走上了一条自己从未想象的路。连云仙宗,神州正道七大宗派之“末”,五年一度收徒之日,迎来了唯一如乞丐般的五代弟子。修真之门从此敞开,调皮聪慧的孩童能否成长为霸绝天下的仙人,请阅本文――惟我独仙。本人作品绝不太监,已有作品,相信我,三少所出,必为精品,多谢广大书友一直以来的支持.……
  • 我欲封天

    我欲封天

    我若要有天不可无我若要无天不许有!这是一个起始于第八山与第九山之间的故事一个“我命如妖欲封天”的世界!这是耳根继《仙逆》《求魔》后,创作的第三部长篇小说《我欲封天》
  • 滇娇传之天悦东方

    滇娇传之天悦东方

    这是一部短篇小说,讲述的是一代滇国女王的成长史,我若为王,定要四海臣服!
  • 戮仙之城

    戮仙之城

    【我为仙狂特邀中篇作品】小城故事多何况这座小城叫做戮仙之城
热门推荐
  • 光神
  • 天地明环

    天地明环

    黄易《天地明环》作者: 黄易 类别:武侠全集 状态:已完结《天地明环》,《盛唐三部曲》第三部,黄易绝笔之作,正是《盛唐三部曲》最精彩之高潮!后武则天时代,权力尽入韦武集团之手。而来历神秘的北帮田上渊,更击溃黄河帮和洛阳帮,实力连塞外魔门亦难以撼动,南方的竹花帮岌岌可危!龙鹰暗中重组劲旅,同时凭范轻舟的身份,纵横江湖,周旋朝野。一向孤僻的符太,则被迫化身丑神医,重返尔虞我诈的宫禁,陷身古怪的绝色宫女,以及堪称当代第一拍马屁能手的高力士纠缠。武则天坐绝关,是否成功破空而去?龙鹰如何拨乱反正?李隆基如何重塑大唐?妖氛罩天,明空还否?
  • 牡丹园

    牡丹园

    初春天气,夜风仍带着隆冬留下的寒意。万里乌云,蓝天如洗。蝉噪林愈静,月明星反稀。好一个春寒料峭的静夜。洛阳城外牡丹园的洗心阁中,此刻却燃着一支红烛。阁中一张八仙桌上,摆着四色细点。一侧炉火熊熊,上面放着一个锡壶,壶水已滚。一个头梳双辫,身着靑衣,十五六岁的女婢,蹲在炉侧,望着壶嘴中冒出的热气。一个长发披垂的白衣少女,端坐在一张木椅上,脸上笼罩着一片愁云。忧愁,掩不住她天生丽质,那是个很美的姑娘。占地十亩的牡丹园,除了洗心阁上这两位姑娘之外,再无别人。洗心阁的门,突然被人踢开。一个全身黑衣,二十四五的年轻人,手提着长剑,缓步行了进来。
  • 红线金丸
  • 我是龙头
  • 兵书峡
  • 一棒擎天
  • 白幽灵
  • 海神
  • 点将劫情天

    点将劫情天

    腊月十日,晴。这一天并不冷。在大同府玄宏寺外的市摊,正热闹得无以复加。在玄宏寺左侧七八丈的一块石坪上,一个精壮如牛的汉子,正在向围观的群众表演单手刀举仙人担。这一根仙人担最少也有四五百斤的重量,但这大汉只用一只手,就能把它轻易举起。人群中爆出一阵热烈的鼓掌和喝采声。但就在这时,人群中有人大喝:“抓住他,把他的脑袋砍下来!”鼓掌声、喝采声,居然给这人的叱喝声盖过。接着,最少有七八把明晃晃的尖刀,一齐向那大汉身上招呼。看热闹的人俱是一怔。这是表演?还是真的动刀子火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