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800000044

第四十四章 金钗制宝剑 王重阳技服孙不二

把子孙凤姑了,他巍然站在船上,客色自若。

等到两船渐近,王重阳方才朗声说道:“来的是黑凤帮帮主吗?我王某特意到东海来,向你讨教!”

果然不出所料,这金衣女子正是孙凤姑,她穿了一件银白色的湘绣衣裳,却用金黄色的丝线,在全身上下织了五只风凰,所以远远望去,如同穿了一身金衣,她把手中剑晃了一晃,冷笑说道:“哦!原来你是故意来生事的,很好,我很久没有吃人心了!今晚可以多一味人心汤下酒!”丁二毛父子在舱中听了这几句话,不禁汗毛倒竖,肌肤战粟!

王重阳昂然不惧,大笑说道:“姑娘要吃人心吗?很好,我这一颗心可以送给姑娘,只是……”孙凤姑道:“放屁!”素手一扬,呼呼,两把飞刀凌空抛起,活象两道白光,向王重阳胸口飞到!

孙凤姑这一手飞刀,是她毕生绝学,每柄飞刀有一斤四两重,刀背特别加厚,发出来的劲力,非同小可以飞出十丈以外,百发百中,决不失一。

早年她用这千飞刀绝技,在浙江象山港洋面,穿毙了当年雄霸海上青鱼帮海盗的魁首沙亮广,另外杀毙头领七人,把青鱼帮杀得落花流水,声威大振,结局还吞并了他的帮众。

孙凤姑两柄飞刀一射过来,王重阳呆若木鸡,全然不动,等到飞刀临身,不到半尺距离,然后微一招手,居然毫不费力地把两柄飞刀用左手四根指头夹住,群贼当堂吓一大跳!

王重阳接了孙凤姑两把飞刀,呵呵笑道:“两斤破铁,就要换一颗人心吗?这个买卖可不成啦,还是不要做吧!”说着双掌一搓;两柄飞刀变了一摊碎铁,由指缝里漏了下来。

孙凤姑一见他这手功夫,知道遇了劲敌,可是她生性好强,向来不肯服人,高声叫道:

“你这厮真个有两手,好好,我把二十二把飞刀统统向你招呼,如没有一柄遗漏,我马上给你叩头,做你徒弟,接着哪!”

原来孙凤姑共有这样重的飞刀二十四把,因为她的飞刀大沉重了,所以挑选了四名身强力壮的女兵,给她随身佩带飞刀,每一个女乒携带六把,孙风姑一言甫罢,身子在甲板上一旋,飒飒几响,接连发出四柄飞刀,差不多同一时间向王重阳身上飞到!

她这一个掷法另有名堂,叫“四鲤跳龙门”,两柄射向头面,另外两把射向胸腹中路,好一个王重阳气定神沉,仍旧是依样葫芦,孙凤姑四刀齐到,他双手向外一分,臂肘微抬,已经把四把尾刀分别抓在左右手,比小孩子捕捉蜻蜓还要容易!

孙凤姑恼羞成怒,飞起一脚,把头一个佩带六把飞刀的女兵(她身上飞刀用完了)踢了一溜滚,其余三个女兵,立即把一十八把飞刀献了上来,孙凤姑随抓随发,一十八把飞刀被她用连珠手法投了出来,第一手是“六花聚顶”,六把飞刀同时向王重阳头顶飞落。

王重阳不慌不忙,把接在手里四柄飞刀向地一掷,双手高举过头,向上一扬,他两次接飞刀的手法,是用双手十指钳制刀柄,这一回飞刀大多了,共有六把之多,王重阳想是不能够用手指钳,居然用手掌硬接,他两只手掌一扬一抓,竟把迎头飞落的六把飞刀,左右手各三把抓在手里,这边他才把三把飞刀抓住,那边孙凤姑的十二把飞刀连珠射到。

孙凤姑第二次六把飞刀是用“六花聚顶”式,这一回十二把飞刀齐到,她用的是满天花雨的打法,十二把飞刀分做三组,每组四把,上中下同时飞到,王重阳前后左右,全被刀影包围,孙凤姑以为自己这一次十二把飞刀齐发,神仙也难躲避,工重阳就有七手八臂,也接不来。

哪知道王重阳一声清啸,两只阔大的袍袖向左右一挥,十二把飞刀突然不约而同的一掉刀头,万流归壑似的,投入王重阳的衣袖里,王重阳身上没有毫发之损,连衣服也没有让飞刀刺着,十几只盗船上的海盗看得清清楚楚,情不自禁的喝起连环大彩来,叫道:“哎呀!

真好本领!”

孙风姑估不到自己二十四把飞刀被人家统统接住,羞得粉面通红,王重阳首先把接在手里的六柄飞刀放下来,又把衣袖一抖,十二把飞刀由袖里倒出,连同先前接的四把飞刀在内,总共是二十二把飞刀。

王重阳哈哈大笑道:“姑娘,你说我如果将你的飞刀统统接住,一柄不漏,就要向我叩头行拜师大礼吗?这句话你说了算不算数?”

他这几句话十分响亮,把一个横行海上,向来不可一世的孙风姑窘得无地自容,她不禁恼羞成怒起来,。厉声喝道:“凭你这穷酸丁,也配做我的师父!你用手接飞刀,那不过是雕虫小技,算不得真本领,来来来,我们干脆来个一刀一枪,决定高下!”

王重阳大笑说道:“还用得什么分高下,你已经输定了!”

孙凤姑杏眼圆睁,叫道:“放屁!我怎样输给你?”

王重阳大笑道:“我来问你一句,你除了飞刀外,还有什么本领?”

孙风姑道:“本领就是这一把剑,你有本事过来,和我大战三百回合!”

王重阳打了个哈哈,说道:“你有什么本事和我战三百回合,老实说吧!恐怕你三十合也接不上呀!”

孙凤姑大怒道:“酸丁!口说无凭,你有胆量过来,十个照面之内,叫你死无葬身之地!”

王重阳用手向那只被铁锚打坏了的空船一指,说道:“你是主人,我是来客,我绝对没有理由到你船上去,你也不必到我船上来,大家就在这船上比武吧!”

孙凤姑不等王重阳把话说完,拔身一耸,一个“孤雁冲霄”之势,一掠数丈,跳上空船,长剑一引,叫道:“来来来,我们决个你死我活!”

王重阳笑了一笑,他连身上的长衣服也不脱,脚尖轻轻一点甲板,已经飞身过来,轻似微尘着板无声。孙凤姑吃了一惊,单单是这一纵看来,对方轻功造诣,已在自己之上,不由胆气一寒,可是她天生好胜的性格,加以自从学艺出道以来,还不曾受过挫败,孙凤姑把长剑一指道:“我用的是这把剑!你有兵器没有,没有的话,我可以借给你……”话未说完,眼前一花,王重阳已经举手一掌,向自己迎面打到!

这一掌来得十分飘忽,快如闪电,孙凤姑出其不意,不知如何招架,仓猝间只好把剑一翻,用个“恨蝠来迟”之势,横对出去,只觉发际一凉,王重阳向后纵出两丈,笑道:“失礼失礼,我就借姑娘一件东西做兵器吧!”说着左手一扬,手上多出一物,原来是孙凤姑头上一股纯金打造五寸长短的凤钗,孙凤姑看在眼里,不禁又羞又恼!

她明明知道王重阳是个劲敌,不易相与,可是估不到敌人的本领这般诡异,身手这样快捷!只一照面之下,便拈了自己头上的凤钗,单单是这一手,自己已经落败!

不过她是个青年人,青年人多半是气盛的居多,孙凤姑娇叱一声道:“左道旁门的家伙,吃我一剑!”她一踏步便展开玉女剑法来,嗤嗤嗤,一连三招,头一招是“素女簪花”,第二招是“玉女梳妆”,第三招是“天女辞殿”,剑走连环,刺太阳,扫咽喉,挂两肋,招招毒辣,恨不得把敌人立毙剑下。

王重阳不慌不忙,左边一盘,右边一晃,连躲两招,第三招剑刺右肋。王重阳把金钗向剑身一点,叮当一声大响,孙凤姑的剑仿佛被千斤巨槌打了一下,当堂虎口震裂,把握不牢,一

把长剑叮当一声,掉落船板。王重阳大笑道:“你还说和我战三百回合吗?三个回合之内,你已经落败了!”孙凤姑羞得面红过耳!

等到两船渐近,王重阳方才朗声说道:“来的是黑凤帮帮主吗?我王某特意到东海来,向你讨教!”

果然不出所料,这金衣女子正是孙凤姑,她穿了一件银白色的湘绣衣裳,却用金黄色的丝线,在全身上下织了五只风凰,所以远远望去,如同穿了一身金衣,她把手中剑晃了一晃,冷笑说道:“哦!原来你是故意来生事的,很好,我很久没有吃人心了!今晚可以多一味人心汤下酒!”丁二毛父子在舱中听了这几句话,不禁汗毛倒竖,肌肤战粟!

王重阳昂然不惧,大笑说道:“姑娘要吃人心吗?很好,我这一颗心可以送给姑娘,只是……”孙凤姑道:“放屁!”素手一扬,呼呼,两把飞刀凌空抛起,活象两道白光,向王重阳胸口飞到!

孙凤姑这一手飞刀,是她毕生绝学,每柄飞刀有一斤四两重,刀背特别加厚,发出来的劲力,非同小可以飞出十丈以外,百发百中,决不失一。

早年她用这千飞刀绝技,在浙江象山港洋面,穿毙了当年雄霸海上青鱼帮海盗的魁首沙亮广,另外杀毙头领七人,把青鱼帮杀得落花流水,声威大振,结局还吞并了他的帮众。

孙凤姑两柄飞刀一射过来,王重阳呆若木鸡,全然不动,等到飞刀临身,不到半尺距离,然后微一招手,居然毫不费力地把两柄飞刀用左手四根指头夹住,群贼当堂吓一大跳!

王重阳接了孙凤姑两把飞刀,呵呵笑道:“两斤破铁,就要换一颗人心吗?这个买卖可不成啦,还是不要做吧!”说着双掌一搓;两柄飞刀变了一摊碎铁,由指缝里漏了下来。

孙凤姑一见他这手功夫,知道遇了劲敌,可是她生性好强,向来不肯服人,高声叫道:

“你这厮真个有两手,好好,我把二十二把飞刀统统向你招呼,如没有一柄遗漏,我马上给你叩头,做你徒弟,接着哪!”

原来孙凤姑共有这样重的飞刀二十四把,因为她的飞刀大沉重了,所以挑选了四名身强力壮的女兵,给她随身佩带飞刀,每一个女乒携带六把,孙风姑一言甫罢,身子在甲板上一旋,飒飒几响,接连发出四柄飞刀,差不多同一时间向王重阳身上飞到!

她这一个掷法另有名堂,叫“四鲤跳龙门”,两柄射向头面,另外两把射向胸腹中路,好一个王重阳气定神沉,仍旧是依样葫芦,孙凤姑四刀齐到,他双手向外一分,臂肘微抬,已经把四把尾刀分别抓在左右手,比小孩子捕捉蜻蜓还要容易!

孙凤姑恼羞成怒,飞起一脚,把头一个佩带六把飞刀的女兵(她身上飞刀用完了)踢了一溜滚,其余三个女兵,立即把一十八把飞刀献了上来,孙凤姑随抓随发,一十八把飞刀被她用连珠手法投了出来,第一手是“六花聚顶”,六把飞刀同时向王重阳头顶飞落。

王重阳不慌不忙,把接在手里四柄飞刀向地一掷,双手高举过头,向上一扬,他两次接飞刀的手法,是用双手十指钳制刀柄,这一回飞刀大多了,共有六把之多,王重阳想是不能够用手指钳,居然用手掌硬接,他两只手掌一扬一抓,竟把迎头飞落的六把飞刀,左右手各三把抓在手里,这边他才把三把飞刀抓住,那边孙凤姑的十二把飞刀连珠射到。

孙凤姑第二次六把飞刀是用“六花聚顶”式,这一回十二把飞刀齐到,她用的是满天花雨的打法,十二把飞刀分做三组,每组四把,上中下同时飞到,王重阳前后左右,全被刀影包围,孙凤姑以为自己这一次十二把飞刀齐发,神仙也难躲避,工重阳就有七手八臂,也接不来。

哪知道王重阳一声清啸,两只阔大的袍袖向左右一挥,十二把飞刀突然不约而同的一掉刀头,万流归壑似的,投入王重阳的衣袖里,王重阳身上没有毫发之损,连衣服也没有让飞刀刺着,十几只盗船上的海盗看得清清楚楚,情不自禁的喝起连环大彩来,叫道:“哎呀!

真好本领!”

孙风姑估不到自己二十四把飞刀被人家统统接住,羞得粉面通红,王重阳首先把接在手里的六柄飞刀放下来,又把衣袖一抖,十二把飞刀由袖里倒出,连同先前接的四把飞刀在内,总共是二十二把飞刀。

王重阳哈哈大笑道:“姑娘,你说我如果将你的飞刀统统接住,一柄不漏,就要向我叩头行拜师大礼吗?这句话你说了算不算数?”

他这几句话十分响亮,把一个横行海上,向来不可一世的孙风姑窘得无地自容,她不禁恼羞成怒起来,。厉声喝道:“凭你这穷酸丁,也配做我的师父!你用手接飞刀,那不过是雕虫小技,算不得真本领,来来来,我们干脆来个一刀一枪,决定高下!”

王重阳大笑说道:“还用得什么分高下,你已经输定了!”

孙凤姑杏眼圆睁,叫道:“放屁!我怎样输给你?”

王重阳大笑道:“我来问你一句,你除了飞刀外,还有什么本领?”

孙风姑道:“本领就是这一把剑,你有本事过来,和我大战三百回合!”

王重阳打了个哈哈,说道:“你有什么本事和我战三百回合,老实说吧!恐怕你三十合也接不上呀!”

孙凤姑大怒道:“酸丁!口说无凭,你有胆量过来,十个照面之内,叫你死无葬身之地!”

王重阳用手向那只被铁锚打坏了的空船一指,说道:“你是主人,我是来客,我绝对没有理由到你船上去,你也不必到我船上来,大家就在这船上比武吧!”

孙凤姑不等王重阳把话说完,拔身一耸,一个“孤雁冲霄”之势,一掠数丈,跳上空船,长剑一引,叫道:“来来来,我们决个你死我活!”

王重阳笑了一笑,他连身上的长衣服也不脱,脚尖轻轻一点甲板,已经飞身过来,轻似微尘着板无声。孙凤姑吃了一惊,单单是这一纵看来,对方轻功造诣,已在自己之上,不由胆气一寒,可是她天生好胜的性格,加以自从学艺出道以来,还不曾受过挫败,孙凤姑把长剑一指道:“我用的是这把剑!你有兵器没有,没有的话,我可以借给你……”话未说完,眼前一花,王重阳已经举手一掌,向自己迎面打到!

这一掌来得十分飘忽,快如闪电,孙凤姑出其不意,不知如何招架,仓猝间只好把剑一翻,用个“恨蝠来迟”之势,横对出去,只觉发际一凉,王重阳向后纵出两丈,笑道:“失礼失礼,我就借姑娘一件东西做兵器吧!”说着左手一扬,手上多出一物,原来是孙凤姑头上一股纯金打造五寸长短的凤钗,孙凤姑看在眼里,不禁又羞又恼!

她明明知道王重阳是个劲敌,不易相与,可是估不到敌人的本领这般诡异,身手这样快捷!只一照面之下,便拈了自己头上的凤钗,单单是这一手,自己已经落败!

不过她是个青年人,青年人多半是气盛的居多,孙凤姑娇叱一声道:“左道旁门的家伙,吃我一剑!”她一踏步便展开玉女剑法来,嗤嗤嗤,一连三招,头一招是“素女簪花”,第二招是“玉女梳妆”,第三招是“天女辞殿”,剑走连环,刺太阳,扫咽喉,挂两肋,招招毒辣,恨不得把敌人立毙剑下。

王重阳不慌不忙,左边一盘,右边一晃,连躲两招,第三招剑刺右肋。王重阳把金钗向剑身一点,叮当一声大响,孙凤姑的剑仿佛被千斤巨槌打了一下,当堂虎口震裂,把握不牢,一把长剑叮当一声,掉落船板。王重阳大笑道:“你还说和我战三百回合吗?三个回合之内,你已经落败了!”孙凤姑羞得面红过耳!

同类推荐
  • 湘妃剑

    湘妃剑

    “仇先生”仇独特立独行,快意恩仇,肆意而行,遭来武林同道围攻。以江南大侠“青萍剑”宋令公及“巴山剑客”柳复明为首,邀约黑道好手“七剑三鞭”围剿仇独。仇独被身边女子暗算,以致两腿被废,行动不便,终于寡不敌众。死后被“灵蛇”毛皋为首的“七剑三鞭”挫骨分尸,甚至将其骸骨拿回家中,扬威立万,称雄武林……仇恕为父报仇,最后凭自己的义举获得众人敬佩,而仇人则众叛亲离。其中穿插了仇恕与仇人之女毛文琪、慕容惜两位女子的爱恨纠葛。
  • 怪房子
  • 刺客惊龙
  • 万里孤侠
  • 极刑
热门推荐
  • 幽冥路
  • 宦海江湖
  • 玉露剑童
  • 宝刀飞
  • 枭中雄
  • 鹤形十二
  • 灵翠峪

    灵翠峪

    徐梦还《灵翠峪》作者: 徐梦还 类别:武侠全集 状态:已完结“九麟珮”秘笈神功盖世;“天府丹榴”灵玉精气孕育而生,百年结果;“九目鼋龙”千古灵物,体坚如钢,甲坚如铁;“两极秘府”明月清澈,灵香仙境,遍地琼瑶。小侠徐海雨,彩凤令主石思凤得天独厚,幼服仙果,迭有奇遇,功力通玄。为消弥武林浩劫,于灵翠峪开府立派。内容有闻所未闻的武林异宝;玄之又玄的武功招式;听所未听的妖魔邪教;见所未见的伟大场面,请勿错过一饱眼福的好机会。
  • 太阳神
  • 魔鬼的舞蹈
  • 玉女黄衫

    玉女黄衫

    窗下流泉浣绿苔,窗前明月照寒梅,窗间有个人儿坐,一阕新词酒一杯。一个人,以一支烛,一壶酒,一卷书,一炉香,来消磨一段残年腊月的三五良宵,这种意境,够风雅,也够凄凉,颇安静,更颇孤独。坐在这所精雅小斋窗间的人儿,是一位剑眉星目,俊美英朗无比,年约二十左右的青衫书生,他放下手中的一卷“稼轩词”,在身旁的“博山炉”中添了几段檀香,抬头目注中天皓月,微叹一声,自言自语道:“流光荏苒,又是一年,莽莽天涯,伊人何处?‘祁连山’的‘群玉峰’头,恐怕早已因塞上苦寒,一片雪白了呢?”青衫书生独语至此,一缕箫声哀怨绝伦地划破了空山月夜的沉沉静寂。箫声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