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00000018

十七、宣慈寺门子

唐乾符二年,韦昭范应宏词科考试及第,中了进士。他是当时度支使(财政部长)杨严的至亲。唐代的习惯,中进士后那一场喜庆宴会非常重要,必须尽力铺张,因为此后一生的前途和这次宴会有很大关系。韦昭范为了使得宴会场面豪华,向度支使库借来了不少帐幕器皿。杨严(他的哥哥杨收曾做宰相)还怕不够热闹,又派使库的下属送来许多用具。所以这年三月间在曲江亭子开宴时,排场之隆重阔绰,世所少见。这一天另外还有进士也在大排筵席,除了宾客云集之外,长安城中还有不少闲人赶来看热闹。

宾主饮兴方酣,忽然有一少年骑驴而至,神态傲慢,旁若无人,骑着驴子直走到筵席之旁,俯视众人。众宾主既惊且怒,都不知这恶客是何等样人。那少年提起马鞭,一鞭往侍酒之人头上打去,哈哈大笑,口出污言秽语,粗俗不堪。席上宾主都是文士,眼见这恶客举止粗暴,一时尽皆手足无措。

正尴尬间,旁观的闲人之中忽有一人奋身而出,拍的一声,打了那恶少一记耳光。这一记打得极重,那恶少应声跌下驴子。那人拳打足踢,再夺过他手中的马鞭,鞭如雨下,打了他百余下。众人欢呼喝采,都来打落水狗,瓦砾乱投,眼见便要将那恶少打死。

正在这时,忽然轧轧声响,紫云楼门打开,几名身穿紫衣的从人奔了出来,大呼:“别打,别打!”又有一名品级甚高的太监带了许多随从,骑马来救。

那人挥动鞭子,来一个打一个,鞭上劲力非凡,中者无不立时摔倒。那宦官身上也中了一鞭,吃痛不过,拨转马头便逃,随从左右也都跟着进门。紫云楼门随即关上,再也无人敢出来相救。

众宾客大声喝采,但不知这恶少是甚么来头,那时候宦官的权势极盛,这人既是宦官一党,再打下去必有大祸,于是便放了那恶少。

大家问那仗义助拳之人:“尊驾是谁?和座中哪一位郎君相识,竟肯如此出力相助?”那人道:“小人是宣慈寺的看门人,跟诸位郎君都不相识,只是见这家伙无礼,忍不住便出手了。”众人大为赞叹,纷纷送他钱帛。大家说:“那宦官日后定要报复,须得急速逃走才是。”

后来座中宾客有许多人经过宣慈寺门,那看门人都认得他们,见到了总是恭恭敬敬的行礼。奇怪的是,居然此后一直没听到有人去捉拿追问。(见王定保《唐摭言》)

这故事所写的侠客是一个极平凡的看门人,路见不平,拔拳相助之后,也还是做他的看门人。故事的结尾在平淡之中显得韵味无穷。

同类推荐
  • 杀手之剑
  • 冷血十三鹰
  • 尺蠖
  • 无间地狱
  • 飘花零落

    飘花零落

    《飘花零落》大抵以清初“桂王”朱由榔为吴三桂所杀到“三藩之乱”之间的形势为经纬,叙写当时桂王辖下勇将蔡将军身死,属下“蔡家八卫”殉主,而仅余“浪子老八”燕青苦心孤诣,图谋兴复,以“军火图”为引子的故事。此时的“平西王”吴三桂已蓄谋造反,并联结桂西施家堡,对浪子老八展开追杀;而清廷则因对“平西王”深怀戒心,亦派出高手“金笛书生”陶克明暗中勾结黑衣秘教、苏帮等,并假意与浪子老八交好,实则一石两鸟,欲彻底摧毁汉人的反清势力;而另一方面,台湾的郑经亦颇思恢复,密遣与郑家关系密切的日本剑客,赴桂省采撷造船杉木。于是,浪子老八此一支力量稍逊的反...
热门推荐
  • 游剑江湖
  • 开谢花
  • 草野奇人
  • 妖女煞星
  • 七步干戈

    七步干戈

    上官鼎《七步干戈》作者: 上官鼎 类别:武侠全集 状态:已完结日正当中。那座奇特的高峰孤独地睥睨着四周的山峦,说也奇怪,那座山峰与四周都脱了节。周围的山峦就没有一座与它相连,就更不可能从四周的山寻到一条路走到这孤峰上来了。只是在左面,一座长满松树的山头与它相距仅仅只有十余丈之隔,虽说只有十几丈,但是这一道深沟相隔上下数千仞,绝无相连之处,沟谷下一片淡淡濛濛的青雾。就在那孤峰的尖儿上,相对立着两个人。左面的一个白发苍苍的老道士,右面的却是一个又高又胖的大和尚。
  • 开天录

    开天录

    生存,很容易。生活,很艰难。我族,要的不是卑下的生存,而是昂首、高傲的生活。我族,誓不为奴!
  • 天蚕变
  • 青灵八女侠

    青灵八女侠

    张梦还《青灵八女侠》作者: 张梦还 类别:武侠全集 状态:已完结归鸦阵阵,满山猿啼,笼罩在云雨中的神女峰,正在这苍苍暮色里逐渐隐去。这时,一艘停泊在江边的木船上,飘起了一阵悠扬的笛声。这艘孤独的客船船头上立着两个人,一个是短衣轻装的汉子,另一个便是那临风吹笛的少年书生。这书生年约二十四五,丰神俊朗,飘逸脱俗,但眉目之间却似有重忧,吹出的笛声也十分清亮激越,似乎满腹的悲愤不平都要借这支笛子发泄出来。这时正是明熹宗甲子年的秋天。这少年书生是四川巴州人氏,姓梅名归,表字木园,是将门之后。
  • 龙争虎斗
  • 铁相思刺

    铁相思刺

    熊沐《铁相思刺》作者: 熊沐 类别:武侠全集 状态:已完结唐逸终于站在了卓书面前。卓书说道:“你来晚了,如果你早来几日,或许会救了他。”他指着那高大的圣殿,说道:“有人相信神的启示是可污的,他付出了代价。”唐逸说道:“我能在三日内走过你的神山一十三圈,是不是神便也启示我可以做吐蕃王?”卓书冷笑,说道:“须得走十日,不吃不喝地走十日,最后才算成功。”唐逸说道:“你是习武人,你自是知道如何能走得下来,但吐蕃王不是,他就死了。”卓书把手指放在嘴唇上,轻声地:“嘘,你轻一点儿,人们都信,他是神召走了。”